课题名称:以读促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20151206035课题类别:立项课题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负责人:张海娃第1页/共21页主要参与者:姓名年龄职称研究专长学历工作单位张海娃38中一教育研究本科孟村二中赵树杰38中一教育研究本科孟村二中齐福才47中一教育研究本科孟村二中第2页/共21页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和写作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广泛阅读继而提高作文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中心任务。然而,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却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教学就是单纯的阅读指导课,写作就是单纯的写作,二者互不相干。这样,老师往往感到作文教学难以入手,学生则不懂得从阅读中汲取写作养分,写起文章来编凑造假,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因为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阅历浅薄,写作的素材缺乏,来自生活的素材更少,作文就成了师生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本课题组结合实际情况,欲在语文教学的以读促写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第3页/共21页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组材;夯实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有利于提高教师运用教材和经典篇目的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探索一套整合课程资源,轻负高效的读写教学途径和方法。第4页/共21页课题研究目标:第一,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充分挖掘课本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写作资源,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第二,通过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课外经典名篇,扩大阅读视野,丰富写作素材。第三,通过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第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能力。第5页/共21页课题研究内容:打破传统阅读教学只“读”不“写”的定式,以课文(文本)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积极挖掘课文(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以读促写相关策略的研究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1.佳作仿写。包括:(1)遣词造句的仿写。(2)片段练习的仿写。(3)布局谋篇的仿写。2.改写续写。3.读后感想。第6页/共21页课题创新之处:本课题针对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改变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首先,提炼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除了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还能充分领会课文的写作亮点,体会写作技巧的妙处。通过遣词造句的仿写、精彩片段的仿写、布局谋篇的仿写以及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将读和写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心应手的运用各种写作技巧,进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其次,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生活阅历,把经典美文融入心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第7页/共21页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下方法综合完成:(1)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践操作的得失。问卷调查内容确定为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学生角度可涉及以下问题:1.阅读和写作的兴趣;2.阅读和写作的习惯;3.写作中遇到的困难;4.喜爱的写作方式;5.学生认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方式等。(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寻找课题,并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调整研究的思路和手段,及时总结反思,对实践过程进行修正完善。(3)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且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第8页/共21页课题研究过程:1、课题研究启动阶段: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