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0102103104105106107Nm1nm1µm1mm1cm0.05µm4µm60µm250µm粘土粉砂细砂0.2µm80µm细菌3nm10nm300nm腐殖酸病毒1nm50nm蛋白质等0.05nm0.28nm0.37nm0.43nmH+H2OCl-Na+1nm100nm胶体1µm悬浮固体真溶液1nm0.1mm10µm化学沉淀、离子交换混凝沉淀、过滤、气浮、澄清等自然沉淀0.3nm2nm10nm100nm0.1mm反渗透超滤微滤粗滤1nm100nm生物处理(厌氧、好氧等)0.1nm2nm化学氧化0.3nm2nm活性碳吸附杂质种类及粒度尺寸应用的处理方法第七章生物膜法生物膜法绪论§7-1生物滤池§7-2塔式生物滤池§7-3生物转盘法§7-4生物接触氧化法§7-5曝气生物滤池§7-6生物流化床§7-7微孔膜生物反应器绪论生物膜法是废水处理工程中另一类型的生物反应器──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是利用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其去除作用的机理在第五章中已详加介绍,故本章主要介绍生物膜法的形式。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原理的工程化,其历史较活性污泥法要早20年(1893年)。绪论主要的生物膜法反应器类型有:生物滤池(滴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曝气生物滤池等。不同类型生物膜法的差异在于反应器(构筑物)的构造和运行方式不同,其基本净化机理(工作原理)是相同的。生物滤池7.1.1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与构造7.1.2高负荷生物滤池7.1.3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7.1.4滤池的运转管理与优缺点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与构造基本流程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与构造普通生物滤池一般由滤床、排水系统、布水系统和通风系统组成。普通生物滤池的构造池壁起围拦作用,设计时应考虑通风的要求。滤料是微生物生长的主要载体,常采用碎石、炉渣、卵石、焦碳等。普通生物滤池一般采用实心拳状滤料,分工作层和承托层两层填充,总厚度约1.5~2.0m,工作层厚1.3~1.8m,粒径介于25~40mm;承托层厚0.2m,滤料粒径介于70~100mm。滤床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与构造对滤料的要求:①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使生物膜充分生长,便于空气自由流通,与废水接触面积大②隋性,无抑制生物作用,物、化性质稳定③质轻、机械强度高④价格低由池壁和滤料层组成作用:收集、排除出水;支承滤料;保证通风构造:包括渗水装置、集水渠、排水渠。渗水装置穿孔混凝土板(见右图),要求渗水装置上的排水孔隙的总面积不得低于滤池总表面积的20%;渗水装置与池底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4m。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与构造排水系统池底通常以1~2%的坡度坡向集水渠,集水渠宽0.15m,间距2.5~4.0m,并以0.5~1.0%的坡度坡向排水渠,排水渠的坡度应不小于0.5%。为了保证通风良好,排水渠的过水断面面积应小于其总断面面积的50%,渠内流速应大于0.7m/s,以免发生沉积和堵塞。(见右图)滤池底部四周应设通风孔,其总面积不得小于滤池表面积的1%。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与构造集水渠和排水渠作用:向滤池表面均匀地撒布污水,应能适应水量的变化,不易堵塞,易于清通,不受风、雪等的影响。常用布水系统:间歇喷洒布水系统。普通生物滤池中常采用固定喷嘴布水系统,一般由投配池、配水管网、喷嘴等几部分组成。利用投配池中的虹吸作用达到间歇投配,目的是使空气在间歇时进入滤池,循环周期一般5~15min。布水系统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与构造地面式:池壁采用砖砌花墙,设计时应考虑主导风向地下式:一般设通风管,实际上滤池通风可由于温度差自然进行,受风力、滤料、水量等的影响。池内外温差在滤池通风中起重要作用,流速、流向与温差有关。有报导温差6~7℃时,单位面积通风量为0.3m3/m2.min;温差2℃时,通风停止。冬季池内温度高,空气从池底向上流动,夏季相反。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与构造滤池的通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或进水量和进水有机物浓度的增加,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高负荷生物滤池滤池的负荷生物滤池常用负荷有机物容积负荷Fv——kgBOD5/m3(滤料).d水力负荷q——m3/m2(滤料面积).d有毒物质负荷kg(有毒物)/m3滤料.d负荷的发展普通高更高Fv0.1~0.20.8~1.22~3q1~310~3090~200高负荷生物滤池的特点①生物膜不是自然脱落,主要靠水力冲刷,更新快,不易堵塞,污泥易腐化。②膜比较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