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争/作/学/习/型/人/才LOGO现实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习的无处不在。生存需要学习,工作需要学习,成就需要学习,发展需要学习,与时俱进更需要学习主讲人:知主讲人:知现实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习的无处不在。生存需要学习,工作需要学习,成就需要学习,发展需要学习,与时俱进更需要学习。总之,不论男女老幼,贵贱高低,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种感觉并不奇怪,因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概念是在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之后被现代教育家提出的。LOGO目录/contents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01终身学习与生涯规划的成功要素02终身学习的途径03LOGOLOGO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第/一/部/分现实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习的无处不在。生存需要学习,工作需要学习,成就需要学习,发展需要学习,与时俱进更需要学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倡导从生到死的全程教育,提出建立“胎儿教育-——婴儿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古代波斯的伊斯兰教要求:信徒们能”从生到死“坚持不断的自我教育。国外:孔子:”有教无类“,指出教育对象不分类别,自然也包括不同年龄的人。”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国的胎教思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汉代刘向《列女传》记载,周文王的母亲怀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中国:终身教育思想的萌芽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英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从出生到成年,都应当通过当时最好的方式受到教育和培养。“法国法国在大革命胜利后,向国民议会提出”扩大教育机会“来保证终身教育,呼吁学校向社会开放,教育不应限定年龄。我国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提出”整个寿命的教育“观点。陶行知《生活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俱去。出生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捷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不论从人生的纵向看还是横向看,学校教育只是整个人生教育的一部分。”英国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书》中主张对既往的教育体制进行再构建,主张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互相结合。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1949年和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一和第二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广泛探讨终身教育。010203041965年12月,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发表《终身教育的展望》一文,提出设想:“把所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机构在围绕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由此而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体系。”1970年,保尔·朗格朗发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终身教育”,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理论的形成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主席埃德加·富尔的领导下编著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主要观点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超越学校围墙的开放教育重点:获得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完善人与社会的和谐,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终身学习(LifelongLearning)“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出1968年,罗伯特·哈钦斯出版《学会学习》一书,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埃德加·富尔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交《学会生存》报告书,指出“未来的社会应是学习的社会。”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劝告书》,正式而明确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终身教育相比,终身学习的概念出现得晚一些,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什么是终身学习It’snevertoooldtolearn.•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得更好•终身学习就是……终身学习的含义欧盟把终身学习定义为终身学习是指生活中发生的所有的学习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了个人的、城市的、社会的发展或者是为了个人的工作、前途而进行的学习。这是社会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