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怎么写【篇一】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怎么写一、班级情况分析:本人本学期任初一(5)、(7)、(8)班历史科教学,经过两周的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5)(7)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8)班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氛围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舞,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二、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亮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进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法律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法律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进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进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三、教学目标及要求: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制造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沟通中的作用。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四、教学改革的设想: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5分钟”。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每天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篇二】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怎么写一、指导思想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讨论,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着眼于学生的进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倡老师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新课标教材初一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育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育创新实践能力。二、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老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