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方案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1、评估:评估病人病情,随时准备抢救。2、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严肃。有急救意识,戴帽子口罩。反应敏捷。(2)用物准备: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气管插管、深静脉导管包。吸痰装置、除颤仪、简易呼吸气囊、按压板喉镜等。(3)病人准备:体位符合要求。清醒病人予以解释。(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适合抢救,清理无关人员。3、操作要点:(1)抢救人员分配;①主抢救:站立于病人床旁,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除颤、深静脉穿刺、吸痰、各种抢救药物的应用,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②辅助护士一:传递抢救物品,配制抢救药品,保持有序状态③辅助护士二:负责一切抢救医嘱执行,抢救过程记录。(2)评价抢救:①抢救成功:继续给予特别护理,并给予多脏器功能监护,并由特护护士完善病房管理及表格书写,辅助护士负责抢救物品补充,抢救仪器维护,整理用物等。②抢救无效:当班护士进行抢救过程记录、督促医生完成抢救医嘱、整理病历,辅助护士完成尸体料理、整理用物、抢救仪器设备、病室、床单元消毒等(3)整理、记录:处理用物、污物,洗手、记录。4、观察及注意事项:(1)态度严肃认真,动作迅速、敏捷,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2)做好各项导管护理。(3)严格执行医嘱。(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皮肤护理。(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危重患者护理操作流程:危重病患者处理应急预案建立危重病人管理工作机制1、建立危重病人日报制度危重病人是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重点管理对象,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对象。各科室危重病人,每日应由住院医师填写危重病人日危重病人置于抢救室安置适宜卧位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处理:吸氧、吸痰、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给药制定护理计划,解决病人现存或潜在护理问题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心跳呼吸骤停通知本科医护人员CPR死亡ICU尸体料理太平间报表,向医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