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体系简析摘要本文介绍了“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体系的编制思路。该实验体系通过精选实验内容并进行整体性的系统设计,以具有体现时代性、整合多元功能、突显探究过程、便于转化为教学等突出特点。关键词“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体系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研究化学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能力发展以及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实验活动的开展。北师大“新世纪”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教材不仅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地构建了8个模块教材的结构框架,同时也对其化学实验体系进行了精心的设计。1整体建构全套教材的实验体系,保证基础性,突显发展性“新世纪”版全套教材围绕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在选择和组织各个模块教材的内容时,确立了三条基本的内容线索:①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线索(以下简称“知识”线索);②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以下简称“方法”线索);③反映化学与社会、环境、个人生活实际以及其他科学和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具有STS教育价值的内容主题和学习素材(以下简称“STS内容”线索)。各个模块虽然层次不同、功能各异,但都是根据三条内容线索精心选择具体内容、精心进行组织编排的。教材中的实验体系同样遵循三条内容线索,进行整体规划,注重模块内部实验活动的联系,注重模块之间实验内容的衔接;根据不同模块的功能定位进行细致的微观设计,既保证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1.1根据不同模块的功能定位,拉开层次,各有侧重不同模块的功能定位不同,其实验活动的水平也具有相应层次差异。从必修到选修,实验活动承载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层层递进,各选修模块之间又各有侧重;必修保证基础性,选修提供发展的空间,不管学生选择哪一个模块,在实验能力方面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选择不同的模块可以取得不同的发展。(1)《化学1》和《化学2》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必修,三条内容线索均为两本教材的主线。实验内容的选择也全面考虑三条线索的要求,实验内容支持最核心的化学知识、最重要的化学方法和通用的科学方法,加强实验的情境性,增大探究性,并弱化复杂操作。表1列出了必修教材中探究性的实验活动,这些实验探究的编排除了考虑教材结构体系1以及实验本身由易到难的发展顺序之外,还对每个活动的具体呈现做了通盘的考虑。探究活动从小开放度和强指导性向逐渐增大的开放性过渡,从简单因素的探究发展为比较性、多因素以及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的探究,渗透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也不断丰富。表1必修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化学1》《化学2》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案例:研究氯气的性质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并表示其组成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模拟溶洞的“形成”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氯、溴和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氯气的制取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酸的酸性乙酸乙酯的水解(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是典型的STS设计取向的教材,以“STS内容”线索为明线,以“知识”线索和“方法”线索为暗线。其实验活动突出真实情境下的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以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3)《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三个学术性模块,以“知识”线索为明线,实验内容的编制侧重于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4)《实验化学》突出“方法”线索,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实验研究化学问题。使学生在物质分离、物质性质研究、物质检测、物质制备等实验领域的方法和技能都得到训练和提高,是全套教材化学实验的最高水平。全套教材的实验体系如图1所示。《实验化学》侧重揭示反应规律侧重研究方法侧重与实际的联系知识、方法、STS《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