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过去的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我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一年,一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开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示范区建设按照年年初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提岀的要求,全力以赴抓责任、抓领导、抓调度、抓管理、抓谋划、抓宣传,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合肥市政府与国开行安徽分行合作的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同步实施的还有“绿化造林、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整治”等项目),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分期实施,项目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交叉进行、统筹推进。一期工程。以防洪和治河为主,减少洪涝灾害并为治污打基础,共安排了南淝河、兆河等重点入湖河道防洪整治、河道清淤护岸及截污管网建设等个项目。二期工程。以治污和防污为主,控制和减少污染负荷,共安排了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重要水源地保护、入湖河道防洪治理、支流环境整治、环湖湿地修复、受损矿山修复等个项目。三期工程。以扩容和保护为主,共安排补水引流、流域治理、节水灌溉、能力建设等大类个项目(个子项目)。二、示范区建设实施举措(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2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多次听取汇报,召开项目调度会,深入现场检查指导,统一思想,协同步伐,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年月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调研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情况,强调要按照综合治理的思路,始终坚持污染排放做“减法、环境改善做“加法”,集中精力深挖源头治理,努力取得更大成效。月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主持召开巢湖治理和“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强调:巢湖治理要抓好重污染河流整治这个突岀问题,列岀整改时间表,进一步推进“一河一策”治理;发挥好“河长制”这个有效抓手的作用,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这个坚实基础,按期完成示范区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建设单位高度重视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各县(市)区、开发区和省巢管局、市重点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等单位落实建设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创新举措,有力推动了工程建设。比如庐江县采取示范区建设分层调度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县主要负责人每月采用现场调度等方式,针对性地解决项目建设推进中的疑难和复杂问题;二是分管负责人每周至少两次召集相关部门和乡镇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及时对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限时办结;三是县环湖办严格按照现场调度等会议纪要的要求,督促各责任单位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事事有人跟踪、件件有人落实。、市直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市发改委、城乡建委、农委、环保、水务、财政、国土、规划、审计、交通、林园、环湖办、巢湖城投公司等市直单位,本着合法、合规及高效的原则,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创新3服务方式,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指导。比如市国土局主动跟踪、主动服务,分管负责人亲自抓,积极打造示范区土地报批“绿色通道:一是提前介入到位,对涉及永久性征地的项目,指导、督促项目法人单位提早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勘测定界、征地调查等工作,为土地报批奠定基础;二是跟踪服务到位,对所有上报省厅的征地报件,定期跟踪、加强与省厅业务处室的联系衔接,以加快审批步伐;三是争取指标到位,针对全市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已突破省厅下达计划的实际,全力争取省国土厅增加我市独立选址用地计划指标,确保示范区建设发展的良好势头不因土地问题而减缓。(二)注重工程内容,提高建设质量、防洪和治河工程建设一、二期工程共治理河流条,计公里,建设内容主要为入湖河道防洪治理、环湖大道防洪加固、河道清淤护岸及截污管网建设等,将防洪和治污工程相结合,防止河道淤塞,缓解汛期泄洪压力,改善巢湖水质环境。、治污工程建设二期工程共有4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其中污水处理厂、湿地及管网项目35个,配套污水管网项目7个,管网长度299.5公里,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7.04万吨,可实现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