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三年规划杨家湾小学一、指导思想书香校园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书香校园的价值取向: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书香校园的目标追求:让读书成为习惯,让阅读成就人生。营造书香校园的目的: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和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素养。二、“三年规划”时间2017年广泛宣传,全面启动,形成系统;2018年树立典型,大力推广;2019年成效验收展示成果,学校把课外阅读提高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上来认识,作为一个亮点工程来实施,形成“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三、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一)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理念“阅读让全校师生精神起来!”著名学者朱永新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二)、方法与措施1、加强图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校着力做好图书室装备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图书配备要立足学校实际,科学配置。添置反映时代风貌、思想健康向上的新书目。学校每学期向师生提供不少于2本的必读书目。学校建立各班“好书交换站”。学校安排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兼职图书管理员于春柳,各班级配有学生兼职图书联络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借阅活动,保证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5——10本书,寒暑假期也可以借阅。利用校园空间,合理地设置阅读文化环境,让师生主动亲近阅读。学校推荐优秀书目,以供教师和家长选择,引导孩子读书。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2、建立书香家庭,鼓励亲子读书教师、学生、家长三线齐动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让学生家长了解一些读书方法,教师主动向他们推荐优秀阅读书目。希望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健康成长。通过评选“书香家庭”来推动家庭建立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评选“读书亲子日记”来鼓励家长进行亲子读书活动。要求家长每周进行亲子共读一小时,寒暑假期内指导子女大量阅读,坚持写阅读笔记。3、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⑴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⑵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名人名言、中外文学必读名著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刊、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①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每学年写一本。摘抄好词佳句,名篇名段,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4、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⑴家长要配合。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