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崔峦(张学斌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和许可)一关于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大赛感想。在大奖赛前,我对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大奖赛提出的三点意见:1教学目标明确,整合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即语言的训练点、能力的培养点、方法提高点。2重点在理解、品味、运用语言要有所突破;课堂上学生要真学、充分的学;教师要善于导,有效地指导,展示真实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热情,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训练,让学生学有所获;3提倡简单教学、扎实求发展。在内容上简约、环节上简化、教学手段上简便、亲和力强,语言质朴,简中求实,求活,风络上多样,百花齐放。这一届比前两年有大的进步,这里不祥说,主要就问题和原因谈一些:总的感觉:教学的实效性不够高,面上的语文教学同样负担重,师生的幸福指数都不高,投入与产出不够高。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具性与人文性方面偏向了人文性。公开课个人表现明显,繁琐的分析、内涵上深挖洞很费时间,语言训练、语文训练都得不到落实。表现在重内容,轻语言,重文学,轻文字;重感悟,轻训练;重拨高,轻基础。语文是一门基本的学科,基本任务是教学生学语言的过程,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也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必然受到熏陶启迪,这些在读写训练中获得不需要人为深挖。2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分析内容上过于用力,层层拨高。高年级有评析、赏析课,特别是一些著名的特级教师表现明显。低年级更多用在对课文内容频繁答问上,减少识字朗读课文的时间。低年级分析叫越到位,识字写字教学叫越不到位。中年级重在词句的理解,加强段的训练;高年级篇的教学重在领悟文章的基本写法,可往往在教学是得意忘言,注重意思而忘记语言的运用积累。3字词、写字教学普遍有所忽视,小学各个阶段都应重视字词、写字教学。通过调查,学生掌握的词识记量降低了,写字不规范,惨不忍睹,错别字比比皆是,今年的高考作文试卷每错一字扣一分,小学不扎实,会跌倒在错别字上。4阅读教学找不到起点,抓不住重点,看似一帆风顺,实际上浪费在过于深究;另一方面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往往在学生也理解的地方层层提高,喋喋不休。起点在“愤悱”之处,宋代朱嘉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就是说在学生积极思考而又没有搞通的时候,教师要施之以启发;在学生有表达的欲望而又不能做到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其能发表出来。正常情况下时有发生的困境,怎样抓住“愤悱”之处,让生自学,质疑问难,了解学情,查言观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共同的学习之中,很突出学的过程能跳跳摘到桃子的发展过程。教学的真正起点根据二八定律,一般学习内容,80%是学生自己或者和伙伴解决,只有20%是重难点,需要老师用力,指导、引导、诱导。点拨在生心未通,知其意而不能达其词,学生感悟有所感悟处。起点在于有价值的重难点问题上,从这样的问题通过教学,通过互学解决问题,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才是成功、正常的教学。5口号喊的多,乱花渐欲迷人眼。语文教学上有一股捧上之风,对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大的捧,他们的一切都好,捧得越高摔得越重,导致全国良莠不分。课改以来,小学教育界乱语淘淘,口号太多,某某语文满天飞。语文就是语文,不要加修饰语,加某某,必然歪化语文,更可笑的是人文语文,画地为牢。小学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主要是语言文字。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人文熏陶。人文是包含在文字、文学中,不能拨高、削弱语言文字的教学。6从全国来看,儿童阅读未提高到议事日程上来,一些城市的阅读调查资料显示65%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0,30%的学生是偶尔。外国的多用晨读、图书馆进行口语训练,美国投入很多钱促进儿童阅读。信息时代阅读更重要,最近检测发现美国的小学阅读能力提高了很多。在中国抄写是语文作业,课外阅读不是课外作业,与发达国家恰恰相反。美国四年级学生暑假读四十多本书,我们呢?少之又少。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