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认识三种血细胞。2.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学的永久涂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使用显微镜的技能。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生活。【重点难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学习方法】资料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学前准备】1.预习课本相关内容。2.收集与血液有关的生活现象,如:贫血、伤口发炎、止血等。【导学探究】一、认识血液的组成。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思考、交流下列问题:1.试管中加入5%的柠檬酸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现象。2.血液由和组成。前者约占血液的,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主要功能是运载,运输和。后者包括、和。3.试管中未加入5%的柠檬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现象。血块周围淡黄色的液体是。4.血浆和血清最大的区别是。二、认识血细胞1.血细胞包括、和。在显微镜的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最少的血细胞是;血小板最不易被看到,因为它的数量,且体积。2.填表比较三种血细胞的特征。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2/5有无细胞核大小、数量功能3.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2.平原地区的人到高原地区工作,短期内会出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等症状,但过一段时间后,大多数人恢复正常。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道理。【自我检测】1.下列血细胞中有细胞核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三种血细胞都有细胞核2.某同学面部长了一个疖子,其顶端出现了一个脓头,该脓头主要是什么形成的()A.红细胞B.血浆C.死亡的白细胞D.死亡的细菌.3.人体红细胞的特点是()A.有细胞核B.能吞噬病菌C.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D.能止血4.氧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A.游离态B.与红细胞结合C.与血红蛋白结合D.与血浆结合5.显微镜下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区别是()A.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B.比白细胞大、有细胞核C.数量少、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D.个体小、无细胞6.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7.在“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的实验中,人体的10毫升血液和抗凝剂混合后,一段时间,出现了下图所示的现象,据图分析回答以下的问题:(1)血液中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主要是图所示的部分。其主要成分是,3/5除上述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2)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有来运输。(3)能吞噬病毒的结构存于图中的,能对止血和凝血起重要作用的结构存在于图中。(4)静置一段时间后,量筒中B的部分呈色,C部分会变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2.识别关于血型和输血的有关知识,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重点难点】四种血型之间的凝集关系。【学习方法】资料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学前准备】3.预习课本相关内容4.收集整理与血液类型相关的知识【导学探究】一、识别血常规化验单,关注身体健康。1.比较化验单中的测定值和参考值,如果的数量偏少或的含量不足,此人可能患病。2.如果某人身体有炎症,此时血常规化验单中的测定值将偏高。3.我们经常由于不慎造成皮肤破损出血,血液中的会及时止血和加速凝血。的测定值将偏高。二、输血与血型1.人体内的血量一般是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就会有生命危险。2.奥地利科学家发现了现象,正是这种现象导致了输血的失败。3.人的血液可分为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系统。4.输血时应以为原则。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浆和血细胞可以4/5在短期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献血是每个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5.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出四种血型间的输血关系图表。【师生探究·合作交流】在无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对什么血型的人来说危险性最大?【自我检测】1.如果输血时血型不符,则单独输入少量的红细胞时会出现()A.白细胞凝聚成团;B.血浆凝聚成团;C.红细胞凝聚成团;D.血液凝固;2.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A.O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B.O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C.O型血给B型血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