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学习1/25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那么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那么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根本形按照一定的规那么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根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表达的。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根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那么有赖感觉去表达。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根本形即是最根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根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根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根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别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比照等骨格)。根本形与骨格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学习2/25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列图,就是由根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平面构成的要素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点的构成形式(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展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展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展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学习3/25(6)不规那么点的视觉效果。线的构成形式(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标准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5)立体化的线(6)不规那么的线面的构成形式(1)几何形的面,表现规那么、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学习4/25(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3)徒手的面(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平面构成的形式平面构成的形式1.平面构成的根本格式〔根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根本单形为主体在根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骨格与根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学习5/25复。对根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根本形超出骨格的局部必须切除。-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根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根本形〕。骨格与根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根本形的近似变化来表达的。根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根本形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4.渐变构成形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