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篇一:三资管理工作情况总结三资管理工作情况总结王答村按照通知要求做好自查工作,成立了由村委主任任组长,支部书记任副组长,村理财小组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开展农村“三资”管理专项检查工作,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全面指导自查工作。根据自查内容总结汇报如下:1.制定出台了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了财务审批制度,建立规范会计档案,规范了我村财务管理、审批制度。3.实行“村账乡管”。村委会集体财务由乡经管站代理,使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实行票据领用核销制度。4.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坚持到每个季度公开一次财务,在醒目地方合理设置公开栏;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充分发挥理财作用。5.实行会计人员及民主理财小组人员培训制度。每年对会计人员及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6.实行审计监督制度。一是离任审计;二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专项审计。7.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文字档案安全完整。8.土地流转情况。实行规范化管理,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决制止村组织包办代替或截留流转收益现象。篇二:三资工作整改工作总结沙河镇“三资”清产核资整改工作总结自5月19日全县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检查验收以来,我镇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严格把握工作时限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检查验收中提出10个方面存在的整改问题及意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了整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和全面完成。二、主要做法(一)强化工作责任。针对县清产核资工作组检查验收中提出的10个方面的问题及建议,立即召集镇、村两级工作人员会议,分析、查找原因,精心部署、加强领导、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层层抓落实强化责任主体,保证了整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和全面完成。(二)抓好二个到位。一是工作人员到位。利用专门会议,最大限度地做好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意义、目的、步骤、方法、程序的再宣传再发动,把政策交村社干部。激发工作热情;在镇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镇13个村立即进入工作程序,从帐、表、卡、册入手,逐页、逐项进行核算、核对,对于登记表、负债表、数据的逻辑关系进行认真的核算、核对。同时组织镇、村工作人员对相关表册中签字不全的进行逐页签字,对档案资料进行梳理,按照县经管站的档案整理标准进行查漏补缺。二是业务指导到位。镇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对镇、村干部进行业务指导,召开“三资”清产核资整改业务培训会议2次,努力提高全镇“三资”清理人员的政策、业务素质,保证了清产核资整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搞好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整改清理方法。特别是债权债务的核实方面,坚持账内清理与20XX年上报的公益性债务清理相结合,采用以会计帐目为依据,先帐内、后帐外,逐项核实登记,建立“台帐”。突出解决账表数据不符的问题。在“资源”清理上,做到摸底登记表与县国土部门提供的各项资源数据相结合,建立健全村、社资源台账;二是注重把握政策。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三资”清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农村小学资源性资产的核实登记,依据政策规定,予以答复;三是注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地问题。针对“三资”清产核资资料公示中群众反映的一些公益性建设方面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镇纪委及时派出面,将过去公益性建设方面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的清查结果如实向群众进行公布答复。此举为化解干群矛盾,加快“三资”清产核资和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三、工作成效1、完善清产核资资料。本次共清查核实全镇村级债权总额万元,债务总额万元,清理出村级货币资金万元,上级转移支付及补助补偿资金万元。“一事一议”资金139万元;资产总额万元。同时对检查验收中提出需要整改的10个方面的问题及意见。我们健全了农村、社区“三资”台帐17本,债权债务明细账簿13个村24本,完善13个村134个合作社资源性台账13本;对签字不全的17份委托代理协议和部分清理表册全部进行核签,对形成的档案对照验收标准进行分类规范整理;13个村全部完成了检查验收中提出的10个方面的问题及意见,帐、表、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