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订线-1-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6年级(本科)《中医临床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学号:班级:考试年月:2009年1月重修(是、否)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核分人得分----------------------------------------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5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分A、B、C三种类型,共15分)错选、不选均无分A型选择题(单选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1、中医心理学以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人的心理现象,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A、养德以养心B、四时以调神C、调形以调神D、以上都是2、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医心理学,由()演化而来。A、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B、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思想C、现代医学心理学内容中的古代部分D、中医学3、关于“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最恰当的是:表明了()道德养生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医家D、以上皆是得分阅卷人全名装订线-2-4、唐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论及睡眠异常,其中有()A、虚劳失眠候B、小儿夜啼失眠C、大便后失眠D、以上皆是5、“执其两端,用其中”是儒家的中和思想,与之相应的中医心理学思想是()。A、心理的整体性B、心理的辩证性C、阴平阳秘D、阴阳转化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对情绪的基本态度。A、老子B、孔子C、荀子D、墨子B型选择题(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1分,共3分)7、蕴藏于古代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质性关系”指的是()A、事务的内在本质属性B、先天与后天的关系C、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的关系D、精与气的关系E、心身关系8、对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对象不同B、体系不同C、研究目的不同D、传统不同E、研究方法不同装订线-3-9、中医心理学强调卫身先卫心,护形先护神,其具体措施有()A、解郁安神B、怡情畅神C、顺时调神D、养血安神E、适度用神C型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10、用五态性格量表进行测验,可以了解人的个性方面的A、强度特性B、灵活性C、持久性D、平衡性E、趋近性(1)太阳分量表可测(A、强度特性)(2)少阳分量表可测(B、灵活性)(3)阴阳和平分量表可测(D、平衡性)(4)少阴分量表可测(C、持久性)11、中医心理学认为与言语活动有关的器官有A、会厌B、喉咙C、颃颡D、舌E、口唇F、悬雍垂与上述言语活动器官联系最密切的是(1)音声之气道是()(2)“音声之扇”是()(3)“音声之机”是()(4)“分气之所泄”是()12、A、视感知B、听感知C、嗅感知D、味感知是中医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感知觉,它们与五脏的主要联系是:(1)肝与()有关(2)心与()有关(3)肺与()有关(4)肾与()有关装订线-4-二、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内因在传统中医三大类病因中,主要指情志病因。2.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中,主要说明人的心理与生理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形神合一论。3.望梅止渴所描述的现象,说明心身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4.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对人的“情”都有论述,一般而言中医学所论倾向于情与欲的整合体整合体。5.宋代陈无择(姓名)将《内经》“五志说”定型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说。6.刘完素、李东垣、朱震亨、张从正被并称为中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其中刘完素提出了“五志化热”的著名理论。7.提出“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是清代王清任。8、就中医的“五神藏”的狭义而言,“五神”是指神、魄、魂、意、志。9、“中傍人事”说的是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0、《素问·灵兰秘典论》描述肾脏在心理功能上的作用,认为肾是“作强之官”,与人的活动技巧有关。三、简述答案(本大题共12小题,7、10小题各5分,其他每小题4分,共50分)1、简述《灵枢·本神》“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所体现的古代哲学思想。2、简述“血气者,人之神”(《灵枢·营卫生会篇》)体现的中医心理学的基本观点。3、简述五态性格量表中阴阳和平分量表高分代表的气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