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工程产品研究报告第一部分基础定位篇一、工程地块评析1、工程地块现状评价2、工程SWOT分析及对策二、工程定位构想1、工程核心价值的思考2、工程开发理念3、工程定位构想4、目标客户群选择及描述第二部分产品建议篇一、总体开发思路1、总体开发原则2、工程主题概念3、市场传播形象描述及案名建议二、工程总体规划及功能说明1、总体规划建议2、产品线组合及规划要点3、各区商业功能设计三、产品深度建议1、酒店说明/体量比例/户型设计/建筑外观/景观系统/室内装饰/公共部分装饰/会所配套2、商铺体量比例/建筑设计/商铺面积分割、价格区间及目标人群/各区业态组合及产品设计要求/路网及公共空间3、住宅体量比例/户型建议/建筑设计/景观系统/建材配套四、物业配套建议1、地下车库2、智能化建议3、物业管理及经营公司建议第三部分经营建议篇一、工程销售价格1、价格带的选择2、各类产品售价建议二、工程成本核算及收益分析1、工程成本核算2、工程投资收益预计3、工程开发模式及开发次序三、工程经营模式建议1、工程未来经营方向的确定2、工程经营管理模式的建议第一部分定位基础篇一、工程地块评析1、工程地块现状评价地块位置:本地块位于桐乡市乌镇镇,北临浮澜桥港,东靠乌桃公路(桐乌公路),南侧与西侧均为新规划道路。北侧浮澜桥港的支流在基地的西侧流过。基础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29527㎡总建筑面积:45410㎡容积率:1.54地形地貌本地块为较规则的长方形块状。地势平坦,其中北侧为浮澜桥港,其支流流入地块西地块,将整个地块划分为东西两地块比例1:5的两部分。(基地图)自然环境乌镇地处两省三府七县之间,有"千年古镇"之称,1300多年的建镇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乌镇至今仍保存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清、明时代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古桥、古厅、古巷镶嵌其中,保存完好。城市规划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镇上的西栅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近年来政府加大对乌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投入,对乌镇名镇古街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区域控制区”四个保护控制区。从今年年初开始,乌镇古镇保护二期工程正式启动。二期工程分为西栅和南栅两块,其中南栅在乌镇南部,全长1100M;西栅在乌镇西北部,全长1300M。整个工程包括古宅厅堂及文物古迹保护修缮工程,古镇管线地埋工程,河道治理、旅游通道及古道整治、民居拆迁安置及附属工程等,工程总投资约3.5亿元。经济发展1999年5月,桐乡市府作出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重大决策,组建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2000年底,投资8000多万元、面积1.3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并对外开放,2001年公司又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旅游停车场、餐饮中心及售票中心、旅游商品街等。较之周边五大古镇,乌镇旅游业起步晚,但由于规划保护和推广力度较为到位,乌镇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的人次持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2003年接待游客超过230万人次目前旅游收入、游客人数和旅游资源名气都已达到了六镇之中的中游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人口环境乌镇总人口6万,其中镇区常住人口1.2万。2002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32元,食品类、文化娱乐、教育类支出、衣着类分列支出的前三位,食品类支出以超过40%的比重占据了主导地位。居住类支出仅占总支出的8%。商业配套商业氛围还不够成熟,没有大型的、高档次的消费重心,其商铺市场呈一个线状分布,以临街商铺为主。乌镇的商业市场,虽然商铺数量较多,但分布区域十分分散,而且规模较小,经营档次不高,购物环境较差,大都处在中档偏下的水平。乌镇许多商户经商观念保守、陈旧,是造成乌镇商业衰落的又一症结。一间小店,十年不变,是许多乌镇商户的特点。以新华路为商业龙头,向子夜路、甘泉路等路段扩散,以临街商铺为主,以旅游休闲消费为重点生活配套乌镇现有高中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县级综合医院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1所,镇卫生院1所,另外,各村均有保健站,大多数工厂设有医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