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高陵三中生物组司会宁《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生物组司会宁教材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中第2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内容。这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繁殖和遗传进化、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2、3节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即元素、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这样能更好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别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糖和脂的分类和比较能更好地培养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理解生命是建立在碳的基础上。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某同学没吃饭,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他吃什么能尽快的给他补充能量?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落实课程标准本节课要实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概述糖类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一碳链为骨架。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运用互联网、图书馆、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3)合理膳食、关注健康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教学难点1.多糖的种类。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教学方法1.列表比较:利用分类比较,把握重点、突破难点;2.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教材知识源于生活实际;3.媒体展示: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课程类型新授课(“三习五步课堂)七、课前准备教师:精心编写导学案,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批阅导学案,了解学生完成情况,找出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并记录;培训展示和点评的学生;准备PPT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导学案,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有初步认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环节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设置问题:1.某同学不吃饭,头昏、心慌、四肢无力。2.他吃什么能尽快的给他补充能量(提供图片)观察、倾听、积极思考提出紧扣主题的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幻灯片展示三维目标导展示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一碳链为骨架。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运用互联网、图书馆、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学生在此需注意倾听和思考,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学案反馈利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示优秀个人及他们的闪光点学生思考:自己在完成导学案时是否认真研读课本。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因为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思考:1.日常生活中都接触1.通过谈话、讨论、学生发表是否赞成的意见,形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讲糖类分子,因而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了解糖类的分类依据,把握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单糖:不能再分的糖。常见单糖(主要类型: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它们的分子式)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