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陋习,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演讲稿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听过前两位同学的发言,我想每个人心中都又有了新的感触。的确,对于我们来说,德重于才,有德无才为次品,而有才无德为毒品。知识凭借高智商可掌握好习惯却需要我们日日反复练习。即使如此,但只要我们都能摒弃陋习,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好习惯一定会与我们有缘相伴!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老师首先教育我们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我们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摒弃陋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合格中学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新华社10月7日报道了一则新闻:“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游览途中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参加集体捡垃圾的韩国游客说:“野外应该是一片净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么漂亮的地方却有很多垃圾。”其实,要想成为一名“摒弃陋习”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不进网吧,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在场的同学们都是新世纪的精英,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为了集体的荣誉,甚至为了祖国的发展,我们没理由不严格要求自己、摈弃陋习,塑造更完美的自己。从今天起,让我们互相监督,携手共进,为更美好的明天奋斗、拼搏,祖国的明天将会有更多德强学子出人头地,世界的明天将会有更多中国高素质的人才振翅翱翔!摒弃陋习,做合格中学生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摒弃陋习,做合格中学生。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文明之邦。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学习首先要学习做人,其次是学习知识、兼学做事。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着他的气质与素养。只有从小时候做起,做个健康向上的人,将来才能真正做到文明自强、信念如刚。我们是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群体,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务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不听老师教诲,不以勤奋学习、开展学习竞赛为荣,却以奇装异服为时尚,以欺压大小、满口脏话、乱扔垃圾为炫耀,甚至以比富斗勇、网吧电游为资本……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与文明学校的要求格格不入,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大敌。其实不然,同学们!要想成为一名文明的时代青少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央电视台不是有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个晨练的青年,在跑步锻炼的途中,帮助小同学拿下了树上的篮球,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帮助上坡的老人推三轮车,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乐了别人,高兴了自己。许多许多的,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爱心能使自己高尚、快乐,能让别人愉悦、享受;做好事其实是举手之劳,长期坚持下来,既能塑造健康的品质,如太阳下的花朵,活得“阳光”快乐,学得高尚真实。同学们,清除陋习同样不是很难的事。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尊师重教,见了师长主动问好,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按时到校,按时回家,不去网吧,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要团结友爱,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