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后的姿势 (3)VIP免费

最后的姿势 (3)_第1页
1/2
最后的姿势 (3)_第2页
2/2
《最后的姿势》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策略《最后的姿势》一课,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5.12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的瞬间,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文章质朴感人,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的赞颂与崇敬之情。教学时,重在深入品读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的动作、语言和震后人们的话语,感受谭老师的精神品质。可以把“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作为中心问题,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找到感触最深的画面、情节,从而领悟人物精神。1、抓住细节,感悟人物形象叙事性文章中最有价值的是细节描写。文中写到,谭千秋老师在灾难来临之际,“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他那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这样描写人物语言和动作的细节,还有很多,再比如课文第四自然段的五个感叹号,通过谭老师简洁有力的语言,他的临危不惧和以学生为重。教学时,可让学生画出描写谭老师语言和动作的语句,抓住细节,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谭老师在危难面前,以学生为重的无私大爱。2、环境及场景描写,凸显人物品质课文中有四处重要的环境及场景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情境,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灾情的发生;“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谭老师首先想到了学生,并大喊“大家快跑”;“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生死之际,谭老师做出生命最后的抉择,用身体护住学生;“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谭老师遇难了,他“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形象,在每一个人心中定格,成为永恒的瞬间。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这四个环境及场景描写,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急促的语调,感受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从而体会到谭老师的精神品质。3、侧面烘托,英雄不朽课文还通过引用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一位老师的话,侧面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在学习时,不要急于去提炼、概括总结人物的品质,而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地震来临时谭老师的行为,抓住“死死”、“飞身”、“生死攸关”等词语,自读感悟,让学生读出自己眼中谭老师的形象,深刻感受到他“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不仅让救援人员“永生难忘”,也让所有的人“永生难忘”,进而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的人生意义。4、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对谭老师的事迹做了精要概括和评价。此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人们赞颂谭老师“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让学生回顾全文,自由表达内心感受,并以“谭千秋老师,我想对您说……”这样的句式,让学生倾诉对英雄的钦佩之情,一方面,促使学生对课文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最后的姿势 (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