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关于整合涉农部门资金的意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建立毕节“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区后,我县首先在部分乡镇的贫困村进行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试点工作,国家、省和社会各界投入到我县农业、农村的项目资金不断增加,为我县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切实把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提高扶贫成效,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农村区域开发为载体,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为根本,以增加收入为目的,合理规划,整合各级、各部门、各渠道项目资金进行集中投入,综合开发,逐步形成资金科学安排、高效使用、运行安全管理机制,走出一条规模、规范、系列、示范、效益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促进农村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二、资金整合原则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就是在现行资金来源渠道和管理权限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按照区域开发规划和加强资金管理的要求,将不同渠道、不同性质的资金有机地组合起来,围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规划进行实施。1、协调资金原则涉农部门多,做好项目资金的整合投入,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原则,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要求,切实打破行业界限、部门分割,整合优化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建立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2、区域开发原则整合项目资金的真正目的就是集中资金进行区域性开发,区域性的开发必须按照系统理论,统筹规划,将资金项目合理安排到选定进行开展的区域中,实行综合开发,以强化区域整第1页共4页体发展功能,促使效益最大化。3、突出重点原则整合项目资金投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整村推进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草地生态畜牧科技扶贫示范区。4、示范带动原则整合项目资金必须坚持示范带动原则,项目实施必须坚持质量、效益标准,使开发区域起到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作用。三、整合范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范围主要包括扶贫办和农办(农发办)主管的财政扶贫、深圳对口帮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发改局主管的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资金;农业局主管的阳光工程、农村沼气能源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粮食增产工程、马铃薯良种扩繁推广与高产示范、优势特色种植示范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林业局主管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等方面的项目资金;畜牧局主管的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牲畜交易市场建设、良种推广、大水面生态养殖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水利局主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烟水配套工程、三小工程、大型灌区改造、险病水库治理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水保办主管的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乡企局主管的乡镇企业发展资金;农机局主管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及其他相关部门主管的涉农项目资金等。以年上述主要涉农部门主管的项目资金为参考,全县每年可整合的涉农项目资金为5千万元左右。四、整合方法1、搞好资金项目分级为确保开发区域项目资金互相匹配和其他项目资金主要围绕重点项目资金、重点区域基础性项目资金进行安排,将涉农项目资金分为三级:一级项目主要包括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二级项目包括改茅建房、农业综合开发、烟水配套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特色种植、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草地生第2页共4页态畜牧业等项目;三级项目包括石漠化治理、农村沼气能源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马铃薯良种扩繁推广等项目。2、实行项目分组整合纳入整合的项目资金,以一级项目为整合基础,二、三级项目围绕一级项目安排。3、明确整合资金投向根据国家政策、行业要求,相关资金按以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基础设施项目由交通、水利、发改、扶贫、建设等部门重点解决;种养业项目由扶贫、林业、农业、畜牧、农办、乡企等部门重点解决;社会公益项目由卫生、教育、扶贫等部门解决;培训项目由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