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统计局在全市统计工作会上的经验发言XX县统计局(2006年11月18日)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县如何围绕"改革、质量、服务"这个目标,做好统计的各项工作做个发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统计局的领导下,我县统计工作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依法行政,依法统计,充分发挥了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的功能,使全县统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连续多年在全市统计工作考评中获集体一等奖2005年又被评为全省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重大的普查工作均获国家级先进集体。我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努力创造统计工作条件近几年来,县委、政府非常重视统计工作,帮助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县级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推动了全县统计事业不断发展。一是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县委有分管领导,政府由常务副县长亲自抓,统计年报会议、统计培训会议,县委、政府分管领导都要亲自参加,对重大统计工作事项,亲自部署,具体业务工作,放手让统计部门干,不干预统计数据的上报,支持统计部门依法统计,特别是支持查处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行为。二是重视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报告。一些涉及研究经济方面的县委常委会、政府县长办公会议、专题经济会议和经济考察、现场办公,都请统计部门负责人参加,并经常给统计部门出题目,压担子。三是为统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统计部门人员少,经费紧,没有收费项目。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统计部门的专题汇报,帮助解决统计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基本保证了统计工作正常经费的开支,特别是两年来办公条件的改善、普查经费的保证、统计局局域网络第1页共15页的建设、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县委、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搞好全县统计工作提供了充分保证。二、夯实基础,严把质量,圆满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紧紧围绕统计优质服务这一目标,狠抓基础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关。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普及统计知识。统计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为此,一是做好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和统计继续教育。近三年来,全县组织了三批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和二批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人员近250人。二是举办专题统计讲座。每年的统计年报会,既有工作安排,又有业务培训;为配合镇域经济的考核,我们举办了两次乡镇gdp核算培训,为搞好培训工作,还专门进行乡镇gdp核算试点;为搞好规模工业统计工作,2003年、2004年我们举办了两期有针对性的培训,对工业增加值及相关指标进行系统讲解。三是县、镇对普及统计知识也非常重视,县委专门安排了一次中心学习组学习统计知识,统计局负责人作了中心发言,有7个镇中心学习组学习,也邀请统计局作中心发言,派人讲课,使领导干部能更好的利用统计数据为经济决策;我们还利用《经济信息》月刊,连续、系统地介绍县域经济中相关的统计知识,达1.5万字。2、加强数据审核和评估。对月报、季报、年报特别是重点专业统计审查,统计部门均严格把关,对全县主要统计数据实行评估制度,加大逻辑审核力度。如要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人员一方面在报表期间要加强审核,在投资台帐的基础上建立重点项目一览表,进行对比审核,另一方面要在非报表期间下基层实地了解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真正把好审核关;在工业统计工作中,要求计算机人员协助专业统计人员在上级下发程序中加入更多的审核公式,进行更加细致的逻辑审核,有效地控制数据质量,同时要求工业统计人员在报表完成之后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每个月最少要保证四天下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既有利于把好数据关,也为撰写综合分析和专题调查文章准备了素材。3、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统计业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第2页共15页把差错消灭在数据报送前。县统计部门几年来形成了一项制度,每月各专业人员必须到基层报表单位3次以上,一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二是了解统计业务工作和统计台帐建立情况,三是解决基层统计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两年来,各专业对所属的基层报表单位都一一到位,对规模企业,每年基本走了两遍,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