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屈原《远游》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当时陈子昂随武攸宜征讨契丹,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幽州台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怆,伤也;悲也。悲怆悄怆怆然寒怆凄怆涕:泣也。悲愁垂涕。——《列子·汤问》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悲伤凄恻的样子。学写诗评诗人的生平创作的背景诗歌的译文表达的情感表现的哲理词语的选用句式的特点意境的营造手法的运用示例:1、蓟北天地远,人生有尽时……2、公元696年,唐王朝北方战事起,契丹入侵。此年,陈子昂三十五岁……生不逢时慷慨悲凉怀才不遇苍凉悲壮抑郁不平长短不齐孤单寂寞抑扬变化忧愁苦闷化用经典天地悠悠巧用对比人生短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