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登幽州台歌-(5)VIP免费

登幽州台歌-(5)_第1页
1/16
登幽州台歌-(5)_第2页
2/16
登幽州台歌-(5)_第3页
3/16
唐陈子昂25/1/2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5/1/28作者介绍陈子昂(公元659年~公元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写作背景公元公元696696年,镇守东北的松藩总督李尽忠年,镇守东北的松藩总督李尽忠背叛朝廷,企图割据,契丹人便乘机攻陷幽、冀、背叛朝廷,企图割据,契丹人便乘机攻陷幽、冀、营三州。通天元年,武则天选派了一个中国历史上营三州。通天元年,武则天选派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草包军事统帅少有的草包军事统帅武攸宜武攸宜领兵北伐,陈子昂也随领兵北伐,陈子昂也随军北上,任参知军事。但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军北上,任参知军事。但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还将他降职处分,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采纳,还将他降职处分,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歌》。25/1/28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5/1/2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念天地之悠悠,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怆然而涕下。怆(chuàng)然:伤感的样子。涕:古代指眼泪。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25/1/28意译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25/1/28在句式方面,采取了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长短参错的的楚辞体楚辞体句法。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之”和“和“而而”),多”),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歌特点:25/1/28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25/1/28小结一、《登幽州台歌》的丰富内涵1、孤独的感慨2、生之短促的感喟[kuì](感慨、叹息)3、怀才不遇的哀伤二、《登幽州台歌》的艺术特点1、景藏情中2、沉郁悲壮3、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25/1/2825/1/2825/1/2825/1/2825/1/2825/1/2825/1/2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登幽州台歌-(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