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5届高考壮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工钱)……三年台成而民贩。”下列选项中,最类似晏子施政方略的是A.罗斯福兴办公共工程B.商鞅变法之奖励农耕C.伯利克里发放参政津贴D.列宁实行固定粮食税2.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3.李鸿章在奏章中说:“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购一船……倭人心计谲深,乘我力难添购之际,逐年增置。……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即因快船不敌而言。”通过上述材料可知①北洋水师缺乏政府大力支持②中国海军在整体上落后于日本③日本海军力量获得长足发展④李鸿章正确指出中国战败根源A.②③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④4.下图是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时制作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他据此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总体来看通商口岸的开设由沿海向内地深入②通商口岸的开设反映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③通商口岸的开设均与列强的侵略路线相关④通商口岸的开设均与列强的侵略意图相关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C.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D.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6.《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③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④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右下图是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其反映出中国①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②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③始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清晨,工厂的大门慢慢推开,女工们穿着不同花纹的衣裙,软边的帽子上插着千姿百态的羽毛,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地进入工厂大门。”这是一部影片的部分故事情节,该影片最早应该出现在A.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9.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10.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C.到幕派掌握政权,进行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11.右图为刊登于“VISTA看天下”网站的一幅时事漫画。以下对漫画主题的分析正确的是]①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②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③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公平贸易原则④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2.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材料结论A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B1951~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