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疑难解析第一部分:古代史部分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2、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影响?(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2)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3)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2)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3)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4)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考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4)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5)中国古代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6)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7)到近代以后,小农经济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2)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3)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4)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2)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3)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4)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4.“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1)“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2)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3)“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5.闭关锁国(海禁政策)政策的影响?(1)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2)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考点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1)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