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7届高三历史全真模拟(第四次)考试试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嫡长子继承制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更得到一般宗族子弟绝不会出现的各种政治特权。材料表面西周分封制A.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B.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C.有效缓和了各诸侯国矛盾D.实现了地方对中央的拱卫25.图7可以反映出A.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B.出现专业的教育行政机构C.封建学制系统基本形成D.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26..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朝廷命官,却在古徽州遭到了广泛的“贬值”,便是普通人家的男子,也有互相敬称为朝奉的。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唯利是图的本性B.徽商走官商结合之路C.徽商的社会形象下跌D.徽商的政治虚伪性27.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这表明中国山水画A.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B.注重写意甚于写实C.表达文人政治追求D.体现鲜明的儒道思想28.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即使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近代以来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导致人口迅速增长B.精耕细作和高产作物的推广能够解决人口问题C.近代中国工业化程度低制约了人口问题的解决D.要根本解决人口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迟婚与节育29.1898年新加坡华人倡议剪辫,国内舆论除《益闻录》外,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上海的《申报》等均予报道,《国闻报》以《割辫创闻>为标题,揭明该事为首创,以“深堪诧异”四字评语,示其惊奇,而湘、申二报则几无评论。这说明当时A.国内舆论对政治敏感问题并不关心B.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遭国人抵制C.剪辫运动最早是由国外华人发起的D.国内舆论对剪辫之事态度比较谨慎30.在《新青年》与《东方杂志》对垒的文化论争中,陈独秀认为中西文化不同,宣扬“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杜亚泉则提出:不要把科学视为“信条”,主张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论争中的共同点是A.认为西方文化出现认同危机B.对西方文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C.重新定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D.主张调和中西文化面临的冲突31.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主要基础A.史学界很多学术争论难有定论B.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C.新结论着眼于反侵略的长久悲壮D.新结论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32.古代罗马法规定:承认当事人有权选择适用于其自己事务的法律规范,这在多种法律规。范并存的情况下,必然发生法规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保证了法律规范创制和适用上的自由和民主,也促使法律规范本身达到合理性。这一规定实际上反映了罗马法的A.开放性B.公正性C.权威性D.无序性33.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影子内阁”的设置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最终形成B.降低了政党政治运行的效率C.不利于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34.美国著名学者维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民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C.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