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21“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国经济危机的理解。从材料看,当时美国的生产猛增,而工人的工资却增加很少,故选C项。答案C2.《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解析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相对过剩,材料反映了农产品价格大跌,罗斯福采用的措施是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答案A3.1923~1928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施政方针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在任期间美国经济不断滑坡B.引起美国工人运动高涨C.成为二战前美国政府的基本政策D.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从材料“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可以看出D项正确。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位期间,经济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故A、B两项不正确。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代替自由放任政策,故C项不正确。答案D4.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会上,胡佛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A.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C.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D.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表明D项,其余选项不能反映题干材料信息。答案D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解析罗斯福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推行计划经济模式一说错误,A项可排除。罗斯福十分注重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但是二战后福利国家才纷纷建立起来,B项说法排除。D项“新经济”时代指美国的20世纪90年代,和罗斯福新政无关。答案C6.1935年,罗斯福针对某项新政措施解释道:“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这一措施是()A.停发社会救济B.推行以工代赈C.建立社保体系D.实施蓝鹰计划解析由“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可判断,该措施强调给工人以就业机会,使其自食其力。故选B。答案B7.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有250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B.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