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课程目标1.了解NO、NO2的性质。2.了解SO2、NO、NO2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能对NO、NO2、O2溶于水进行简单计算。图说考点,[新知预习]一、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物理性质N2NONO2色、态无色气体无色气体红棕色气体气味无味无味有刺激性气味密度(与空气相比)略小略大大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与水反应毒性无毒有毒有毒2.化学性质N2――――――――→NONO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N2+O2===============2NO;b.2NO+O2===2NO2;c.3NO2+H2O===2HNO3+NO。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1.酸雨2.SO2和NO2的主要来源、危害和防治[即时性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2)N2在高温条件下与O2发生燃烧生成NO。()(3)NO在空气中易转化为红棕色NO2。()(4)NO2与H2O的反应,NO2只作氧化剂。()(5)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大气污染物是CO2、SO2、氮氧化物、固体悬浮颗粒。()(6)pH<7的降雨均为酸雨。()(7)光化学烟雾是由SO2直接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答案:(1)√(2)×(3)√(4)×(5)×(6)×(7)×2.关于氮气的性质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B.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C.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D.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解析:通常情况下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能跟氧气反应。答案:C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B.雷雨天氮气与氧气化合C.二氧化氮溶于水D.酸雨侵蚀建筑物答案:A4.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的作用是()A.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是氧化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答案:D5.为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A.Na2CO3溶液B.NaHCO3溶液C.H2OD.浓硫酸解析:通过A、B两项都会生成CO2,导致带入新的杂质;H2SO4不和NO2反应;由反应:3NO2+H2O===2HNO3+NO知,水洗可除去NO中的NO2。答案:C6.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常见的大气污染可分为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二次污染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污染物。有下列物质:①SO2;②NO;③NO2;④CO2,其中不易导致二次污染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④答案:D提升点一氮的氧化物性质及有关计算[例1]按图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12mLNO,然后间歇而又缓慢地通入8mLO2,下列是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①试管内气体呈棕色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③试管内液面不变④试管内液面上升⑤试管内气体是O2⑥试管内气体是NO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解析】由反应4NO+3O2+2H2O===4HNO3可得,剩余气体应为NO,体积为mL,试管内液面上升。【答案】C注意:学会对化学实验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提升1]在一定条件下,将充满NO2和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之比可能是()①8:1②7:3③7:1④4:1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反应为4NO2+O2+2H2O===4HNO3,设原气体体积为8L,则剩余气体为1L。①若剩余的1L气体为O2。则V(NO2)=(×7)L,V(O2)=(×7+1)L。二者体积比为7:3。②若剩余的1L气体为NO,而上述反应后剩余3LNO2,则V(NO2)=(3+×5)L,V(O2)=(×5)L。二者体积比为7:1。答案:C,氮的氧化物与O2混合通入水中,剩余气体只可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因为过量的NO2会与水反应生成NO,且形成溶液中的溶质为HNO3。,[提升2]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与n体积O2先后通入倒立在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A.32B.23C.83D.38解析:由题意可知,容器内体积的气体为NO。解法Ⅰ(化学方程式法):4NO+3O2+2H2O===4HNO343m-n(m-):n=4:3,解得m:n=8:3。解法Ⅱ(得失电子守恒法):从整个反应过程看,NO与O2混合后溶于水是氧化还原过程,故得失电子数相等,在该过程中,NO―→H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