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馆陶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A.小农经济盛行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2..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生动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个特点,这一特点是()A.粗放经营B.男耕女织C.集体协作D.农耕为主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4.“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南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5.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幕,虽城中亦然,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霄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据统计,道光以前佛山共有商业会馆25所,手工业会馆26所。全镇的工商店号在3000家以上,铺户贸易和转运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这反映出()A.清代国内的长途贸易较为发达B.清朝前期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C.清朝前期的商业活动发生质变D.清朝前期佛山的商贸经济发达7.清末状元张謇说:“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然非先兴实业,则教育无以资措手。”这反映了张謇的核心主张是()A.教育救国B.实业救国C.变法图强D.罪责政府8.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A.引发了群众性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B.有效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是从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A.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经济特区B.阶级斗争一国两制无私奉献C.市场经济勤俭节约休闲娱乐D.和谐文明注重环保小康社会10.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11.中国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百万元)年份182018701913195019731998中国2286001897402413442399037400483873352占世界份额(%)32.917.28.94.54.611.5上表表明()A.近代现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B.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C.改革开放前,受“文革”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D.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12.有位学生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右边这幅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出()①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