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16年高一化学自主招生考试试题(探究部)(注意:物理、化学同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物理60分,化学40分。)请注意: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2.选择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酒精挥发酒精燃烧B.海水“制碱”海水“晒盐”C.钢铁生锈冶炼钢铁D.葡萄酿酒葡萄榨汁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A.石灰水,水B.干冰,冰水混合物C.石墨,铁矿石D.不锈钢菜刀,食用醋3.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4.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已知可能是硫酸铵、氯化铵、尿素、硫酸钾,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分开来的试剂是()。A:蒸馏水B:氢氧化钡溶液C:稀盐酸D:硝酸钡溶液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选项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4Fe(OH)2+O2+2H2O==4Fe(OH)3化合反应B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CBaCl2+2AgNO3==2AgCl↓+Ba(NO3)2复分解反应DFe3O4+4CO高温3Fe+4CO2置换反应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7.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A.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B.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C.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D.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元素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D.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AFeCl2CuCl2铁粉BCO2HCl氢氧化钠溶液CNaClNa2CO3稀硫酸DCuO粉Cu稀盐酸10.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增重3.6克;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装置增重4.4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甲烷、一氧化碳C:该气体一定只含有甲烷D:该气体一定只含有甲烷、氢气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3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2)干冰_______;(3)硅元素_______;(4)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选填序号).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答出一条).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无色液体,D是最轻的气体,F是红色固体单质。根据右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1)A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D和E反应的化学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6分)某化学小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下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⑴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