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李世民死后,其才人武则天被李治纳入宫中,封为昭仪,最终成为皇后。其实整个唐代妇女改嫁非常普遍,包括皇家公主、达官贵妇、皆无禁忌。这反映了唐代()A.儒家正统地位动摇B.纲常伦理败坏C.自由开放时代风貌D.市民阶层兴起3.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占比为55%、35%、10%。这反映出A.遴选优秀人才利国利民B.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D.科举选才公正公平4.明朝曾依据传统礼制做出严格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官可用金银。这些规定在明朝晚期苏松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这一转变直接反映了()A.社会风尚发生较大转变B.尊富尚利意识蔚然成风C.盆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趋势5.汉代地方封君可收取封地租税;魏晋以后历代分封多为“虚封”,只赐爵位,不予封地。明清时期,封君只发俸银和禄米,与官员无异。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分封制的消亡B.宗法制的瓦解C.君主专制的膨胀D.中央集权的加强6.819年,唐朝刑部侍郎韩愈冒死上奏《谏迎佛骨表》,反对朝廷推助佛教在中原的传播。险被唐宪宗处死,宰相极力劝谏,才免了韩愈死罪,贬他到南方潮州做刺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佛教一度成为唐朝统治思想B.韩愈视复兴儒家文化为己任C.此抗争恢复了儒家主导地位D.唐朝时儒家地位一直不稳固7.著名哲学家稽文甫先生认为“(王)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是因为①他们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②他们都主张“良知”和“知行合一”③他们都使正统思想出现世俗化的倾向④他们都将人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A.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B.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C.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D.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9.14世纪,在意大利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罗马法在西欧的复兴()A.直接服务于当时封建君主专制统治B.满足了财产和契约关系变化的需要C.促成当时法律与商品经济发展适应D.反映价格革命后落后封建势力衰败10.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认识以18世纪中叶为分水岭,之前他们笔下的中国是一个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之后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愚昧、专制、停滞的民族。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日益清晰B.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C.中西方实力发生了根本性逆转D.明清中国闭关锁国的不断强化11.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发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12.1651年英国制定并颁布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议会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一条例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是英国A.以商立国的需要B.工业革命的完成C.垄断组织的建立D.综合实力的衰落13.《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到:“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是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改革A.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B.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C.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D.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14.1913年,俄国大工业和铁路系统的产业工人达350万,它大多集中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中,占无产阶级总数的54%,而同时期美国、英国、法国的占比分别为33%、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