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华维学校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实验班)一、选择题(本项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曰:“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四十姬姓兄弟在封国内享有的权利是A.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B.对周天子定期朝贡C.向周天子提供军赋D.向周天子提供力役3.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当时刺史的职能是A.掌管地方行政B.监察地方政治C.负责地方财政D.监察中央官吏4.唐宋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B.分割宰相权力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5.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6.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氛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7.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是抗击哪一侵略国?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8.下列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颁布《资政新篇》C、定都天京D、创立拜上帝会9.童谣也能证史。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0.下列有关义和团运动和抗日战争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B.都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C.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同时激化的结果D.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1.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后留下的是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中华民国元年相当于公元1912年,据此推算,九一八事变发生于A.民国二十年B.民国二十一年C.民国二十二年D.民国二十三年13.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D.决定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15.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时期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1954年宪法颁布后C.文革结束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6.07年在选举出的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达到242名,比十六大增加了12名,占十七大代表总人数的10.9%,比少数民族党员占全体党员总数的比例高4.5个百分点。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42个少数民族有代表当选。该现象说明A.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完全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C.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D.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7.右图是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