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的选购by:笔记本是个比较私人的东西,选择起来比较主观,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我今天只是简单科普,具体选择什么机器还是看你们自己。kan首先其次需求与预算看网页、刷微博、刷空间、刷人人、看网页视频或者PPS,斗地主,看电影,DOTA、穿越火线、LOL,大部分目前的网游,office办公。(绝大多数妹子的性能要求基本止步于此)【初阶】价格:4k多一点基本完美解决。但是如果追求品质和外观,预算充足可以上高端的超极本(8k-1w)。暗黑3、魔兽世界,上古卷轴5、极品飞车、使命召唤等大中型主流单机游戏,绝大多数网游,学生级别的CAD、PS、AE、简单视频处理。【中阶】价格:基本在4500上下即可,追求品质的会接近6k。孤岛危机、GTA5、战地4、生化6、古墓丽影9、地铁2033、刺客信条4、NBA2k15、个别网游。【高阶】价格:5k-8k;如果对游戏的特效有极致要求,价格可能达到1w。笔记本的各项配置然后处理器供应商分为intel(iu)1.处理器(CPU)和AMD(au)两家。目前在笔记本处理器里intel一家独大。intel:标压i7>标压i5>低压i7>低压i5≥标压i3>低压i3≥赛扬(奔腾)>凌动atomcorem不好说,定位是i7,性能上肯定小于低压i5大于atom,主打低功耗。命名:以i74702hq为例,第一位“4”代表这是第四代酷睿处理器。第二位“7”是产品定位,最高端是“9”,最低是“1”。第三位是步进及集显,一般“0”到“3”代表频率提升,“5”以上是高级核显,再提也是频率提升,好像也有反例。第四位“2”代表节能版TDP为37w,“0”代表普通版TDP为47w,在i5中代表37w,在低压中代表15w,“8”代表TDP为28w。“h”代表不可拆卸的标压,“m”代表可更换的标压,“u”代表低压。“q”代表是4核,不写就是2核,i7也有2核的。现在最新的是第7代酷睿,KabyLake处理器,14nm制程,核心显卡提升较大,功耗有所减少。AMD:A10>A8>A6>A4>E≈C,FX系列大概相当于APU的A10。AMD然而即使是A10也性能低于intel的低压i5。IU和AU命名中,第一位数字是代数,后面的是定位和频率。APU不是不好,相同性能下,AU要便宜一点。同时APU的图像性能也远强于Intel的核显。但是经常被居心不良的商家拿来说是“真四核”用来让小白换机型,而且A8卖出了I5的价格。对于轻量级应用,买APU也是可以的,但是玩儿大型游戏是别想了。“i3战A10,i5秒全家,i7轰成渣”*频率/核心数/超线程同架构的处理器频率越高性能越强核心数很容易理解。intel提出了超线程技术,使单个物理核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线程,进一步提高了cpu运行效率。现阶段超线程技术非常成熟,在日常中,有几个线程可以说是平时的几核处理器。8线程不如物理8核,但是比物理4核强得多。主流i7大多4核8线程(不是全部),桌面i5是4核4线程,笔记本i5是2核4线程,i3大多是2核4线程。amd方面都是物理核心,暂不支持超线程技术。*TDP/睿频TDP(ThermalDesignPower)即散热设计功耗,表示cpu在满负荷时可以达到的最大发热量,散热器必须保证cpu在功耗等于TDP时把cpu的温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由于cpu的功耗在不断变化中,TDP与实际功耗没有直接关系,对于cpu的睿频关系很大。睿频即处理器的瞬时功耗小于TDP且需要较大负载时,拉高倍频来提供短时间更大性能的一种cpu运行机制。睿频技术使TDP分为短时睿频TDP和长时睿频TDP,日常标注的是长时睿频TDP。短时睿频TDP与厂商有关,是cpu睿频加速的第一个限制值,cpu短时睿频功耗如果没有超过这个值则睿频可以继续,有一个短时睿频限制时间(也与厂商有关),如果超过睿频时间则功耗限制改为长时睿频TDP。长时睿频TDP即平时看到的TDP,是cpu长时间持续负载时允许达到的最大功耗值,由于不同cpu的体制不同,达到TDP的频率也不同。限制睿频的除了TDP还有温度墙,温度墙即厂商设置的cpu最高温度,一旦达到温度墙,cpu会关闭睿频并持续降频到温度可以控制在温度墙之内。CPU缓存(CacheMemory)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工作效率远远大于内存。目前的CPU拥有一级、二级和三级缓存(L1L2L3Cache),部分处理器还拥有四级缓存(集显的显存)。制程即工艺,是集成电路中电路与电路间的距离,换工艺是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