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展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常考点);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常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常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核心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1.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务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常委会提醒区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概念(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的区别: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代行部分职权,对人大负责。但是我国乡镇一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3)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2.人大代表(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产生与任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级及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任期五年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义务①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②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14·广东高考,302014·海南高考,132014·山东高考,41(1)2014·新课标全国Ⅱ,38(2)2014·北京高考,29高考对此考点主要以人大会议或人大代表的典型言论与活动等事实材料为载体,一方面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人大的地位、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等;另一方面近年来更多地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分析说明人大或人大代表的职权及其作用。命题点1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解题指导:如何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职权内容区分立法权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四种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而不是看文字表述中有没有“决定”两个字。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决定权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任免权选举、任命、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权力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的决定,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提醒(1)人大审议相关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审议并通过相关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是决定权,通过预算报告是决定权,通过决算报告是监督权。(2)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基层政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立法权。典例1(2014·广东高考)按照起草草案、审议等法定程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7日通过表决,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决定的性质和目的分别是()①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体现②人大常委会决定权的体现③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④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国家公祭日,体现的是人大的决定权而不是立法权;确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