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三峡水利枢纽概况1.1.1长江流域概况长江干流自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的南津关为上游,长度为4512km,占全江总长度的70.9%,流域面积100万km2。集水面积大于5x104km2以上的大支流在其左岸汇入的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右岸汇入的有乌江等。奉节以下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翟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悬岩峭壁,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险滩密布。湖北宜昌南津关至江西湖口为中游,长度为955km,占全江总长度的15%,流域面积68万km2o自枝城以下,即进入中下游平原,河床坡降小,水流平缓,沿江两岸均筑有堤防,并与众多大小湖泊相连。汇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汉江;南岸有清江,洞庭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水系的赣、抚、信、饶、修五水。全流域水量丰沛,折合单位面积年产水量约53x104m3/km2,是全国平均的2倍,水量年内分配相对均匀而且稳定。湖口以下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长度为896km,占全江总长度的14.1%,流域面积12万km2。汇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太湖水系,北岸有巢湖水系,淮河的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流入长江。1.1.2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o三峡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10亿m3。三峡水库长度为570km〜650km,水面平均宽度仅1.1km,属河道型水库,库容系数不足4%。三峡工程主要特征参数见表2-1。项目正常蓄水位汛限水位水位枯季消落最低水位总库容防洪库容兴利调节库容百年一遇洪水千年一遇设计洪水校核洪水(万年一遇加10%)三峡电站船闸表2-1三峡工程特征参数表最高库水位最大下泄流量最高库水位最大下泄流量最高库水位最大下泄流量特征值175m145m155m393亿m3221.5亿m3165亿m3166.9m56700m3/s175m69800m3/s180.4m102500m3/s备注初期156m初期135m初期140m正常蓄水位175m以下//初期162.3m初期56700m3/s初期170m初期73000m3/s//装机容量22500MW右岸12台、地下电站6台,2台50MW机组最大水头113m初期94m最小水头71m初期61m保证出力4900MW初期3600MW电站保证率95%初期97%单机700MW:左岸14台、多年平均发电量三900亿kWh/类型双线连续梯级五级船闸过闸船队吨位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主体工程开工;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开始蓄水,6月10日蓄水到135m,进入围堰发电期;2006年10月27日,三峡水库蓄水至156m,进入初期运行期;2008年,三峡电站26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2.•3•汛后进行了175m试验性蓄水,最高蓄水位至172.8m;2009年9月,三峡枢纽三期工程通过验收,除升船机外,初步设计中的各项目已全部完成,汛末从9月15日开始试验性蓄水,最高蓄水位至171.43m;2010年,三峡水库从9月10开始继续进行试验性蓄水,10月26日成功达到正常蓄水位175.0m。三峡水利枢纽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项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成后,荆江河段两岸地区的防洪标准将可以提高到百年一遇,减轻长江中下游洪水淹没损失和对武汉市的威胁,并为洞庭湖区的根本治理创造条件;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中、华东地区提供可靠廉价的电能,每年约替代原煤4000〜5000万t;显著改善长江宜昌至重庆660km的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通重庆,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提高到5000万t,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同时,因三峡水库的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提高到5000m3/s以上,将大大改善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节航运条件。另外,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1.2三峡水库大坝质量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包括:大坝、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升船机、左岸电站厂房、右岸电站厂房、地下电站和茅坪溪防护大坝等建筑物。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181m,坝轴线长为2309.5m。泄洪坝段居河床中部,两侧为厂房坝段和非溢流坝段。茅坪溪防护工程是对水库右岸支流茅坪溪流域淹没区进行保护的工程,由防护大坝和茅坪溪泄水建筑物组成。茅坪溪防护坝与三峡大坝共同挡水,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与三峡大坝一致。三峡水库大坝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