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区域发展与创新系统分析黄俊杰经济120120120200605摘要:本文通过对佛山市区域发展的经济地理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佛山经济发展的优势区域条件和劣势区域条件。然后针对这些条件,得出佛山进行区域创新的可行模式,即通过广佛同城进行合作创新,弥补自身的劣势。关键词:佛山区域创新广佛同城引言:佛山,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取得了巨大成就。佛山经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和簇群经济特色,“一镇一主业”就是这一特色经济的集中展现。目前,佛山已形成了以十大优势制造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发展格局。其中家电产量占全省的60003微波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照相机年产量1300万台,占全球的1500;建筑陶瓷年产15亿立方米,占全国的60003铝合金、不锈钢建材产量占全国的4000。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产品”15个,7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4家企业入选“广东工业50强”。①但同时,佛山现在已经处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而佛山市的第三产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何针对佛山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根据佛山区域发展的条件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第三产业,这是摆在佛山人民面前的最大课题。一、佛山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著名的侨乡,东倚广州,毗邻港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02年12月,佛山进行了一次行政区大调整,将顺德、南海纳入辖区,分别为禅城、南海、顺德、三水和高明五大区,总面积达3813.64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大佛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强大经济区域之一,甚至在国际范围内也具备渗透扩张实力。大佛山经济圈,初步形成了以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陶瓷建材等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基地,以及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其中已形成顺德的家电、石湾和南庄的陶瓷、大沥的铝材、三水的饮料、张搓的纺织面料乐从的家具、南海的建材、环市的童装、陈村的花卉等全国乃至世界数一数二的产业基地。佛山区域发展的优势经济条件(1)产业基础优势—经济总量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达到一定规模1.经济总量大区域经济总量是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佛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佛山在全国两岸三地294个城市中排名第12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14年,佛山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5751.4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51亿元2.产业集群达到一定规模专业镇和工业园区是佛山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色,佛山市依托专业镇和工业园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全市共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3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3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9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1个,省级专业镇34个。目前,佛山正加快建设“3+9”特色产业基地,即3个世界级产业基地和9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己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②(2)行政体制优势—政务效率较高,对企业具有一定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佛山人以务实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创造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培养出较强的制度创新意识和能力。“十一五”时期,佛山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所辖五区全而推进大部门制综合改革,在镇(街)广泛开展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市向区、区向镇(街)事权下放力度加大,公共服务逐步前移,基本完成镇(街)行政服务中心组建,全而推进行政服务延伸至村(居)。“两横两纵”(指部门之间、部门内设机构之间两个横向的审批运行模式,市、区、镇、街之间和部门内部上下层级之间两个纵向的审批运行模式)行政审批制度和流程改革取得成效,成为广东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试点城市。通过改革,佛山市各级政府的政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广东省省情调研中心《2013年广东省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系列调研报告》显示,佛山市政府政务窗口满意度全省第二,高出全省满意度7.6分,高出珠三角地区满意度4.7分。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总部企业作为企业的决策管理中心,更加看重总部所在地的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