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课课堂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1.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A.改善生态环境B.为工业提供原料C.为人类提供食品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答案】A【解析】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A.东南亚地区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D.加拿大的北部【答案】C【解析】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3“”.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繁衍物种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答案】A【解析】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功能。4.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答案】B【解析】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区域性的,而非全球性的。5.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雨林一旦被毁,它所具有的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的功能将会失去,环境将会被严重破坏。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6~8题。6.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答案】B【解析】植被覆盖率越高土壤侵蚀越少,因此为负相关。7.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A.地形B.降水C.风力D.洋流【答案】D【解析】洋流对土壤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8.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答案】D【解析】土壤的侵蚀受地形、植被覆盖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时要结合各地的不同特点具体分析。(·宁波模拟)“下图为1990~1995年非洲、亚太地区、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地区的世界森林面积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9~10题。9.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分别是()A.美国和加拿大、西亚、非洲、拉丁美洲B.非洲、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C.西亚、美国和加拿大、非洲、拉丁美洲D.拉丁美洲、非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10.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森林面积变化及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是西亚,森林破坏严重,荒漠化面积广B.②是美国和加拿大,因纬度高,气候寒冷且经济发达,导致森林锐减C.③是非洲,森林面积的扩大得益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D.②是拉美,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是森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答案】9.B10.D【解析】从图中世界森林面积的变化数量,结合题干中的地区可知,发达国家和地区应为正值,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负值;破坏最严重的是亚马孙雨林,即②,属拉丁美洲,西亚森林很少,即④,可推知①~④分别是非洲、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皖北四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11~12题。1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南方低山丘陵区C.内蒙古草原D.黄土高原1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森林减少D.荒漠化【答案】11.D12.A【解析】图中显示坡度较小的地形区发展节水种植业,而坡度较大的地区实行退耕种草种树;在沟谷实行筑坝蓄水,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一致。二、综合题1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