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二节基础达标训练湘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读图完成1~3题。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可直接从图中找出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反射波谱曲线的交点,向横坐标作垂线可看出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的波段大致是0.57~0.80微米。答案:D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①划分植物类型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植物的健康状况可通过遥感技术来判断,粮食作物的产量高低也与作物的健康状况有关。答案:C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①判断水体污染②判断人口分布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水体污染与否、城市大气质量状况均属于地物的不同状况,可以用遥感技术加以区别判断。答案:D第一农经网年6月18日电据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报道,年中国小麦预估产量将调降至1.18亿吨,此前预测为1.203亿吨,主因是病虫害。对冬小麦的预估产量主要运用遥感技术,据此回答4~6题。4.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技术优点的是()A.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B.监测范围广C.能够迅速获取信息D.能实施动态监测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遥感技术能对小麦进行估产的原理是()A.监测小麦生长的土壤类型B.监测小麦苗期的生长状况C.监测不同小麦品种的长势情况D.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遥感的优点以及遥感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遥感的原理和特点。第4题,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探测时受地面条件影响较小,但并不是说完全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第5题,由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作物品种和作物的长势具有不同的反射和辐射波谱,因此可以借助遥感技术监测耕地变化、调查作物分布和估测粮食产量;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确定地物的位置及其变化,结合电子地图可以对产品流向进行追踪。第6题,对粮食估产主要是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答案:4.A5.A6.D二、综合题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精准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材料二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如图)。(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________(正或负相关),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GPS)B.地理信息系统(GIS)C.遥感(RS)D.决策支持系统(DSS)(2)监测玉米含水量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________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A.电磁波特征B.种植密度C.种植面积D.形状特征(3)水分含量>66%时,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X线(4)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玉米叶子含水量越高,其反射率越低,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接收地物反射的电磁波,再根据反射率差异判断玉米缺水状况。第(2)题,通过监测玉米叶子波谱特征来判断玉米缺水状况,进而判断玉米生长状况。第(3)题,由图可知,水分含量大于66%时,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波长大约处于0.76~1.3微米之间,属于红外线部分。第(4)题,可以根据农作物叶子含水量判断旱涝情况,进而估计农作物的产量。答案:(1)负相关C(2)A(3)A(4)通过监测农作物叶子含水量及时监测农作物旱涝情况,为科学用水提供信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估计农作物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