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1~3题。1.四大工程中属于能源调配的是()①西气东输②南水北调③西电东送④青藏铁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答案】D【解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属于能源调配。2.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危害C.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D.减轻淮河的水污染状况【答案】A【解析】南水北调自南向北依次跨越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3.四大工程中,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A.西气东输B.青藏铁路C.南水北调D.西电东送【答案】B【解析】青藏铁路经过地区全部位于青藏高原。(·苏州模拟)下图为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关于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B.可利用现有河道,工程量较小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D.沿途水质的保护不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答案】B【解析】序号①代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不能自流;引水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环境产生一定的生态问题。5.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资源的调配缓解了东部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答案】C【解析】②代表西气东输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不会加重中、西部生态环境压力。③工程是西电东送工程,主要以水电为主,受地形、气候关系影响较大。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6~7题。6.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A.a、b、cB.c、b、aC.c、a、bD.b、c、a【答案】B【解析】我国的能源产量北方多于南方,经济总量南方多于北方;能源消费重心则由北方迁移到南方。7.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答案】D【解析】开发东海油气资源可以使能源生产重心东移,缩小与能量消费重心的间距。“”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根据此图和掌握的知识完成8~9题。8“”.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答案】C【解析】西电东送可以减轻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可减少煤炭的燃烧,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9“”.西电东送是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A.①②B.③④C.④⑤D.①⑤【答案】D【解析】在我国产煤多的地区分布有较多的坑口电站,如晋、陕、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和我国的西南地区。读中缅油气管线示意图,回答10~11题。10.中缅油气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A.地形、地质构造复杂B.资金短缺C.技术力量不足D.多年冻土的存在【答案】A【解析】中缅油气管线穿过横断山区,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工程难度大。11.中缅油气管线的修建()A.是为了开发缅甸的石油资源B.有利于提高中国能源安全C.是为了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D.主要用于中国天然气出口【答案】B【解析】中缅油气管线缓解了中国进口石油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海上进口石油的风险。(·太原模拟)“”下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读图完成12~13题。12.该线路最不利于调水的条件是()A.沿途为喀斯特地貌区,水的下渗严重B.沿途排污量多,水质较差C.地势南高北低,需逐级提水D.沿途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