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1-1区域的基本含义基础达标训练湘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区域通常指的是一定的地域空间。回答1~2题。1.有关地理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②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③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④区域特色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___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A.相似差异B.绝对一致相似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解析: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其特征表现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界线,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答案:1.A2.A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回答3~4题。3.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通常情况下,区域空间结构中表现为岛状的是()A.农业B.城市和工业C.城市群和工业区D.交通运输线路解析:通常情况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岛状。答案:C4.下图为“某区域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区域发展水平处在初级阶段的是()解析:区域发展的初期,往往城镇数量较少,交通方式比较单一,交通网络稀疏,空间结构比较简单。答案:C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读图,完成5~6题。5.④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A.37.617.445.0B.31.630.537.9C.15.524.560.0D.37.624.537.9解析:据图可判断④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37.6%,24.5%,37.9%。答案:D6.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工业化程度低,说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低,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高。答案:C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读图完成第7~8题。7.图中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B.乙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C.甲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且多雨,但热量条件不如乙区域D.甲区域夏季白昼时间长,农作物年生长期比乙区域长解析: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热量条件较差,作物年生长期较短。答案:D8.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解析:丁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答案:D二、综合题9.读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产业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________的比重,三次产业的________比重,三次产业的________等。(3)从图中看1980年我国产业结构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我国产业结构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比重发展的趋势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考查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第(2)题考查的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表现,可直接调用课本知识回答。第(3)题,先通过读图获取1980年和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的数据,然后分别比较大小;我国产业结构比重发展的趋势遵循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答案:(1)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2)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内部构成(3)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