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化学3-3-2乙酸课时达标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试题调研)下列关于醋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B.冰醋酸是无水乙酸,不是乙酸的水溶液C.醋酸能跟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产生CO2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醋酸分子中羟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答案:D点拨:酯化反应中羧基“脱羟基”,醇中羟基“脱氢”,故选D。2.(·试题调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B.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乙酸乙酯是密度比水小的、无色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有果香味的油状液体答案:C点拨: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3.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③蛋壳能否溶于酸④白酒中是否含甲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点拨:①用Ag+检验Cl-;②用食醋可检验食盐和小苏打;③用食醋溶解蛋壳;④甲醇不易检验。4.酯化反应属于()A.中和反应B.不可逆反应C.离子反应D.取代反应答案:D点拨:只有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方可确定D为正确答案。5.(·试题调研)实验室制乙酸乙酯1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溶液0.5mL,这时石蕊溶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无色B.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呈红、紫、蓝三种颜色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呈蓝、紫、红三种颜色答案:B点拨:上层为乙酸乙酯层,溶有乙酸,与石蕊显红色,中间为石蕊层,显紫色,下层为碳酸钠层,显碱性,与石蕊显蓝色。6.(·试题调研)如图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试溶变红答案:B点拨:该物为乙酸(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能与NaOH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与稀H2SO4不反应。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答案:D点拨: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A正确。乙醇和乙酸的分子间都存在氢键,致使它们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和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B正确。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如燃烧等,C正确。酯化反应是指醇羟基与羧基之间的脱水反应,而皂化反应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二者发生的条件也不同,不是互为可逆反应,D错误。8.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A.金属钠B.溴水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试液答案:CD点拨:Na2CO3与乙酸产生气泡,与乙醇互溶,与苯分层,与Ba(OH)2产生沉淀;紫色石蕊试液与乙酸变红,与乙醇互溶,与苯分层,与Ba(OH)2溶液变蓝。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答案:C点拨:因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与乙酸的反应属可逆反应,不能除净乙酸,故不可以。用硝酸钡鉴别硫酸根与亚硫酸根时,因亚硫酸根易被氧化为硫酸根而达不到鉴别的目的,故选C。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B点拨:①不仅又混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