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武威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A.某些花岗石产生氡(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Rn的质量数是222B.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和Se互为同位素C.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的中子数为6D.U的浓缩一直被国际社会关注,U与U是两种不同的核素答案:C2.(·经典习题选萃)14C具有放射性,它能自发放出某种射线,而衰变成其他元素。考古学对出土生物遗骸的年代断定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较精确的一种是基于14C放射性的方法,但被断定的年代一般不超过5万年。下列考古遗址发现的遗物中能用14C测定年代的是()A.战国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距今约2400年)B.马家窑文化遗址的粟(距今约5300年)C.秦始皇兵马俑(距今约2200年)D.元谋人的门齿(距今约170万年)答案:B点拨:A中青铜编钟,C中兵马俑不是生物,D中元谋人的门齿其年代已经超过5万年。3.(·试题调研)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16种。对这16种元素的相关判断: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呈气态,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其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点拨:H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①错误;H2、C等常作还原剂,Cl2等在反应中也可作氧化剂,还可作还原剂,②错误;H2O常温下为液态,③错误;SiO2与H2O不反应,④错误,故选D。4.(·湘西高一检测)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OH、KOH、CsOH碱性依次增强B.Li、Na、K、Rb、Cs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Al3+、Mg2+、Na+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D.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答案:C点拨:同主族,自上至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增强,A、B正确;Al3+、Mg2+、N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依次减小,C错误;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D正确。5.(·聊城高一检测)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A.[:O:H]-B.:N⋮⋮N:C.:O:C:O:D.Na+[:O:O:]2-Na+答案:C点拨:C项中碳原子与每个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均满足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其余各项均正确。6.(·温州高一检测)砷为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砷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B.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C.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D.AsH3的稳定性比PH3强答案:D点拨:根据氮气是气体,磷是固体,判断砷是固体,A正确;第ⅤA族的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是+5价,最低负价是-3价,中间价态是+3价,B正确;同主族,自上至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C正确,D错误。7.(·江苏单科,10)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D点拨:由题意可知X、Y、Z、W依次为H、N、O、Na;原子半径r(Na)>r(N)>r(O),A项错误;O2-和Na+电子层结构相同,B项错误;H2O的热稳定性强于NH3,C项错误;NH4NO3为离子化合物,HNO3、HNO2为共价化合物,D项正确。8.(·张掖高一检测)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显+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H在水中显酸性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小D.NaH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答案:B点拨:根据题干信息,NaH是离子化合物,钠显+1价,由此得出其中H为H-。因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推知,另一产物必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显碱性,则A错误;H-是H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则核外有两个电子,与氦原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