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历史1-1孔子与老子强化作业岳麓版必修3基础巩固1.“”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A.以人为本的思想B.无为的思想C.以理服人的思想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答案】A“”【解析】孔子关注是否伤人而不关心财产损失情况,这明显体现了他的以人为本思想。2.《礼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问之,曰舅、夫、子皆死于虎。夫子问其为“”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这反映出孔子提倡()A.正名B.非攻C.仁D.礼【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孔子反对苛政,这反映出他提倡仁的思想。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孔子强调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尊卑等级身份的礼仪规范,这体“”现了孔子礼的主张。4“”“.《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B.偏爱某些学生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答案】D【解析】因人不同答复不同,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5“”“”.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阅读图片材料并认识其反映的含义。材料中的仁反映的是儒学的仁爱思想,“”现代社会对仁爱思想的宣传反映出人们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祈愿。6“”.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B.推崇法的作用C.主张顺应自然D.相信天人感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老子思想主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了老子主张顺应自然。7“…….《全球通史》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其中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不会出现在()A.《春秋》B.《尚书》C.《论语》D.《道德经》【答案】D【解析】《道德经》是道家的著作,不会出现儒家的道德准则。8“”.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弟子规》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全面发展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C.提倡进行家庭教育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答案】B【解析】材料中强调要孝敬父母,这体现了当时的教育注重灌输儒家伦理思想。9.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答案】B“”“”【解析】有教无类是指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这体现了教育公平。10“”.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答案】B“”【解析】论述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题干中信息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特点是注重研究社会现实。11…….西周学校的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这反映了西周()A.形成了尊师的社会风气B.保证了教育的优先发展C.确立了政治和教育合一的官学体系D.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反映了西周确立了政治和教育合一的官学体系。12.山东曲阜孔庙、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