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行业分析国内煤炭运输主要通过铁路、水路完成,主要的运输路线包括三西外运通道、东北煤运通道、华东煤运通道、中南煤运通道。煤炭铁路运输以晋陕蒙煤炭外运为主,十三五规划全国形成九纵六横的煤炭物流通道网络。北煤南运水上运输系统以锦州、秦皇岛、天津、唐山、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等北方下水港,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接卸港,以及沿长江、京杭大运河的煤炭下水港为主体。煤炭生产地价格和各消费地的价格之间存在很大的价差,主要消费地的电煤价格当中,流通环节成本占比已经超过50%o目前的煤炭流通商发展时间较短,数量多,普遍规模较小。多数煤炭流通商是依托资源起步,围绕上游生产企业、下游消费企业分布,通常掌握着煤炭资源、客户资源、运力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多数煤炭流通商仍从事单纯的煤炭贸易,赚取买卖价差收益。部分企业在进行煤炭贸易的同时提供煤炭运输服务和配煤等加工服务,但服务水平较低。少量煤炭流通商的龙头转型为煤炭供应链服务者,从事煤炭贸易的同时提供更专业化的采购、仓储、掺配、物流、销售一站式服务,同时提供信息、资金等综合服务,并以服务作为企业主要的价值来源。国内煤炭供应链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从市场空间来看,2021年国有重点煤矿铁路运量达11.11亿吨、重点港口煤炭运量达7.26亿吨、煤炭进口量达2.71亿吨,然而国内主要的煤炭供应链企业的煤炭发运量仅为百万至千万吨,行业内领先的瑞茂通2021年市占率也仅为2.5%左右,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煤炭供应链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中国煤炭行业分析一、煤炭行业现状煤炭储量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鲜明特点。我国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而石油、天然气资源仅占6%,且其增产难度大,对外依存度高。纵然在2021年以后中国加大了对于石油资源勘探的投资且不断发现新油田,但是中国煤炭的储量还是远远大于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煤炭产量也远远大于石油产量,并且中国煤炭产量与石油产量的差距近年来逐渐拉大。煤炭产能与产量自2021年以来,全国煤炭投资累计完成3.6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近30亿吨,其中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35万亿元,年均投资近5000亿元。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为57亿吨,其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亿吨、停产煤矿3.08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14.96亿吨,约8亿吨属于未经核准的违规项目。如果按照煤炭行业有效产能47亿吨、2021年原煤产量37亿吨计算,中国煤炭产能利用率只有78.8%o从产能分布来看,中国煤炭产能27%分布在山西,数量髙达15.3亿吨,其中生产矿井产能10.4亿吨,新建和改扩建矿井产能4.88亿吨;其次为内蒙古,该区产能11.7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1%,其中生产矿井产能8.1亿吨,新建和改扩建产能5.6亿吨;排名第三的是陕西,产能共6.7亿吨,其中在产产能4亿吨,新建和改扩建矿井产能2.6亿吨。不过,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比重由58%提髙到68%,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产量比重由21.6%下降到10%左右。14个大型基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2.3%左右,比2021年提高4.3个百分点。产量超过亿吨的煤炭省区8个,产量比重84.1%,提高了8个百分点。前4家煤炭企业产量&68亿吨,占全国的23.6%,比2021年提高1.6个百分点;前8家企业产量13.1亿吨,占全国35.5%,增加了5.4个百分点。神华、同煤、山东能源、陕煤化、中煤、兖矿、山西焦煤、冀中能源、河南能源等9家企业产量超亿吨,比2021年增加4家,产量14.1亿吨,占全国的38.2%,提高了13个百分点。煤炭需求量2021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9%o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在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超过60%降至未来的50%以下。日前,在建言十三五中国煤控规划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控项目组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亿吨标煤即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降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