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轮机简史[北纬42度]于:2012-12-2119:09:57主题帖燃气轮机,就是高温燃气推着涡轮转。燃气轮机一般来说比柴油机轻,启动也快,但民用场合不常见,关键是太耗油。燃机满功率的耗油量比柴油机高一点点,但也差不了太多,可是因为燃机要时刻驱动压气机运转,非满功率时耗油跟满功率时差不多,这点跟柴油机没法比。所以民用一般用在对功率要求变化不大的场合,比如发电。交通上对功率要求变化很大,所以燃机除了少数高速游轮,就是军用。燃机火车以前也有,美国GE搞了款燃机货运车头,相当有劲,法国高铁原来也是要用燃机的,可70年代石油危机一来就都被淘汰了,复活燃机火车的消息一直都有,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上马的项目。就是军舰,用燃机也麻烦得很,就算不差油钱还得考虑补给的问题呢,穷点的技术差点的比如中国,驱逐舰平时巡航用柴油机,跑高速才用燃机。高级点的比如英国日本,两台大的燃机两台小的燃机,巡航开小的,跑高速开大的。最有钱的狗大户美帝,装四台燃机,巡航开两台,跑高速开四台。现在谈起燃气轮机一般都先想起飞机发动机。其实燃气轮机有两个不同的祖宗,燃气轮机是高温燃气推着涡轮转。如果用的不是高温燃气而是高温蒸汽,那就是蒸汽轮机;如果燃气不光推着涡轮转,还要高速喷出去,就是喷气发动机。这两条路线发展出来两类燃气轮机,一类叫工业燃机,一类叫航改机。工业燃机,就是“傻大黑粗”那种(说的有点夸张,呵呵),动辄几十吨上百吨,功率倒不一定很大,从1万千瓦到30万千瓦都有,抗折腾,啥都能烧,因为对重量要求低,材料也相对容易,相对来说也便宜。话说第一台工业燃机也是第一台燃气轮机是三十年代搞出来滴,用蒸汽轮机改进来的,材料基本是不锈钢,那叫一个沉,以致于设计者作出一个让后人笑掉大牙的结论——燃气轮机太沉,不能用于航空动力。工业燃机一般两大用途,发电和压缩气体,燃机发电启动快,不象蒸汽轮机那样还得先烧开一锅水才行,所以特别适合用电高峰时期的调峰发电。压缩气体呢,管道输送气体需要大型压缩机加压,压缩机一般就用燃机驱动,如果输送的是天然气就更方便了,燃料从管道里分点就行了。作为航空动力的喷气发动机则是另起炉灶,专门选用那些轻巧的高级材料,后来就有了航改机,顾名思义,就是从航空喷气发动机改来的燃气轮机,轻而贵,功率最大也就几万千瓦,但可用的地方多,除了发电和驱动压缩机,还可以用在游轮军舰上。工业燃气轮机和航改机生产企业也不同,前者一般是汽轮机厂,后者自然是航空发动机厂,当然还有象GE这样二者通吃滴,两条产品线都有。下面进入正题,中国研制燃气轮机的历史很长,1959年苏联转让了曙光设计生产联合体(Zorya-Mashproekt)的M1船用燃气轮机,3000千瓦,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给高速炮艇用。60年代开始中国仿制和自行研制了诸多小型燃气轮机,比较重要的项目是汽轮机厂们牵头,和航空企业们联合研制4500千瓦的燃气轮机,给053护卫舰用,还有9000千瓦的改进型,后来问题多多,被迫下马,053护卫舰改用柴油机。航空企业哈尔滨东安,用涡桨5改进出中国第一台航改机,2000千瓦,后来又搞出一台燃气轮机火车头,相当的fashion,可惜燃机火车很快就被历史淘汰了。70年代以南京汽轮机厂为主体,研制2万千瓦级烧天然气的工业燃气轮机,给天然气管道工程用,这款产品研制出来就下马了,原因未知。航空厂搞了涡喷8的航改机,也接近2万千瓦,给055驱逐舰用,但是涡喷8只有一两百小时寿命,给飞机用没事,因为飞机飞一次也就几个小时,给天天开的船用就麻烦大了,所以最后这个航改机和055驱逐舰全部下马。这段时间著名的航改机还有给直6直7用的涡轴5,因为直6直7下马,生产出来的涡轴5就给当成燃气轮机了,功率大约1600千瓦。80年代汽轮机厂们基本放弃燃气轮机,只有南京汽轮机厂还在坚持,开始山寨美国GE的工业燃气轮机产品,大概1万多千瓦,但西方这时已经开始上10万千瓦的产品了。航空这边弄了一些涡喷6涡喷7改的燃机,值得一提的是斯贝的航改机型号,话说中国70年代从英国买了喷气发动机斯贝和相关技术,英国后来又向中国推销舰用航改机产品海斯贝,功率1万千瓦左右,中国航空企业说,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