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轮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现状、问题、趋势)邮轮(CruiseShip)原意是指海洋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将旅客运送到大洋彼岸。至20世纪初,一些邮轮开始为旅客提供有限的设施和服务,如客房及餐厅服务等。20世纪中期是航空旅游的兴盛时期,为增强竞争力,邮轮公司遂提出邮轮假期的概念。邮轮假期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地区渐趋蓬勃,许多邮轮公司相继进入市场,投资建造体量更大、设施更豪华、活动节目更丰富的大型邮轮,邮轮因此逐步发展成为“海上豪华度假村”。作为欧美市场成熟的一种休闲度假旅游方式,邮轮旅游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其是国际旅游市场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市场。自1990年至今,国际邮轮旅游市场一直维持年均7%的快速增长。据G.P.Wild公司预测,2010年全球邮轮游客将达到2000万人次,至2015年将超过2500万人次。近些年,随着北美传统邮轮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不断降低和市场的渐趋饱和,世界邮轮市场的重心逐步“东移”。在此机遇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成为许多国际邮轮公司关注的焦点。中国地跨东北亚和东南亚两个大区,不仅是亚洲夏季邮轮航线重要的起始地和目的地,也是冬季邮轮航线的重要停靠点,同时还是全球环游世界航线的必经之地,从而吸引着国际邮轮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一中国邮轮业发展的简要历程中国内地港口接待国际邮轮始于对外改革开放的1978年,此后邮轮数量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尤其是近些年,到港国际邮轮更加频繁。中国邮轮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限。此前,邮轮概念在中国尚笼罩着神秘色彩,仍属于欧美富裕阶层享有的豪华消费;之后,国际邮轮不断造访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中国邮轮业发展开始起步,进入以邮轮接待为主要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直至最近五六年间,我国沿海港口国际邮轮接待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据统计,2005年国际邮轮停靠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港口共计40个航次。2006年7月2日,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在中国开辟了第一条以上海作为母港的邮轮客班轮航线,内地游客可在我境内直接搭乘邮轮出境旅游。与此同时,众多国际邮轮公司为开发新兴邮轮市场,纷纷将关注焦点转向中国。据统计,2006年全年约15艘国际豪华邮轮停靠中国港口达70多个航次。同时,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正式运作,并在上海虹口区北外滩举办首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2007年国际邮轮共停靠270艘次,出入境邮轮游客46.5万人次。2008年首届亚洲邮轮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全球豪华邮轮公司代表共聚一堂,谋求进军中国市场。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有限公司启动亚洲航线计划,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全年以大陆沿海城市为出发港口的国际邮轮航次63个,从内地乘坐邮轮出境的游客约11万人次,出入境邮轮游客总量达56万人次。2009年,全年大陆共接待国际邮轮156航次。其中,母港与访问港航次分别为80个和76个。可统计的出入境邮轮游客共计33.7万人次,从内地乘坐国际邮轮出境的游客约20万人次。2010年,中国共接待国际邮轮223个航次,比2009年增长43%。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首次在中国开启分别以香港、上海和天津为母港、贯穿全年的航线,在中国市场的全年总航次达到创纪录的39班,主营中日韩国际游轮航线。2009年全年在中国大陆共有9个母港航次,2010年迅速增加到26个,其中18个航次以上海为母港。歌诗达以中国城市作为母港的航次,2008年有28个,2009年有36个,而2010年达到68个,其中以上海作为母港的航次占了绝大多数,有40多个。进入中国三年多来,已有6万多名中国游客乘坐了歌诗达邮轮出境,其中80%左右来自中国大陆。二中国邮轮业发展现状(一)市场接待规模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港口国际邮轮共停靠270艘次,2008年则达到344艘次,增幅27.4%;出入境邮轮游客也从2007年的46.5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56万人次,增幅20%;2008年以我国沿海城市为出发港口的国际邮轮全年63个航次,乘坐邮轮出境人数约11万人次。2009年中国大陆共接待国际邮轮156个航次,比上年增长39.3%,中国大陆邮轮游客达到35万~38万人次,全年来华访问或在华经营的国际邮轮共有20艘。其中,以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