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雨果雨果简介•维克多·雨果(1802—1885),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政论家。被誉为“法兰西的民族诗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小说代表作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1870年3月17日,两艘英国轮船(“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出事后,“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在能逃生的情况下以身殉职。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忠于职守、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作者,于是,雨果便写下了这篇文章来抒发对哈尔威船长的赞美和景仰之情。作品简介《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诺曼底号诺曼底号资料•诺曼底号邮船是划时代的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巨型邮船,至今仍然给人一种怀疑其是否确实存在过的如同梦幻一般的感觉。重83423吨,流线型,电力推进,全船空调,从巴黎克里荣饭店聘请的顶级厨师,温水循环的室内游泳馆,现代化音响设备的歌剧院,大理石墙面的教堂,全船的ArtDeco艺术装饰……被誉为“震惊世界的最豪华、最漂亮的邮船”、“在世界客船史上享有不灭的名望”。薄雾笼罩哭泣嘈杂一窝蜂维持秩序不可开交简短有力大副肇祸井然有序斗殴巍然屹立沉着镇定调遣深渊阴森可怖凝视忠于职守1.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2。人们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一片混乱。3。海水哗哗地往里灌,().4.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的势头。5.几秒钟前大家还在熟睡,而此时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6。救援工作进行得()。7.他把每件事情都考虑到了,而对()的众人,他()。葬身鱼腹惊恐万状势不可挡你推我搡使唤落魄井然有序惊慌失措镇定自若8.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打,一句话也没有说,(),()。9.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犹如铁铸纹丝不动形体并论1、写客轮被撞,情势危急。2、写船长镇定自如,指挥自救。3、写船长坚守岗位,以身殉职。自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本课可分为三段。“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船身撞过来,“诺曼底”号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2、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千钧一发3、这一段该怎样读?为什么?用平缓、轻快的语调读“诺曼底”号正常航行的部分,用急促的语调读发现“玛丽”号并被它撞击的部分,用紧张的语气读情况万分危急的部分。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船上的乘客是怎么做的?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二自然最后一句话)——感受到人们的惊慌失措、场面的惊险混乱,乘客们都在求生的欲望中拼命挣扎。你能读出当时的慌乱来吗?1、课文主要写的是船长,而作者却花了较多的笔墨描写险情,为什么?2、在这生死关头大家表现得怎样?哈尔威又表现得怎样呢?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的品质。通过对比手法衬托人物的形象。找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他真的把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