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濮幼新生分园——周小平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班年级组教师,我姓周。今天很荣幸能和中班组的家长朋友们作一次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一起来探讨《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般包括: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个性的健全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问题。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与家长朋友们一起交流:一是: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得当、得法地鼓励孩子。鼓励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最好方法,但必须注意得当、得法。过度或过于轻易地滥用鼓励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你对他的期望过低、或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赞扬的,最好是对孩子的行为或进步给予及时的针对性的反应,比如:“你今天主动帮妈妈,妈妈真高兴”“你今天的歌唱得好听”“你能自己叠小被子了”“今天你会主动自己看书”等等……而不要总是笼统地说:“好极了,你真棒”。例子1:在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逸辰爸爸)发现(辰辰)将花生画到了树上。(逸辰爸爸)面对这奇怪的画面,没有责骂,而是耐心的问到;“儿子,你怎么把花生画到了树上呢?”辰辰非常认真的回答说:“老爸,花生长在树上的话,就不会那么脏了,而且收的时候也方便呀。”;辰辰爸开心的笑了笑说;“儿子,你真聪明,希望你长大能培育出长在树上的花生。”(辰辰爸爸)没有简单的责骂和否定儿子的作品,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境针对性地引导鼓励儿子。他的做法不仅给予了孩子自信心,而且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2.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有用。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和冷淡蔑视。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应支持他们去做。比如:种种花草、给植物浇水、摘菜、吃饭时分碗筷、给客人搬凳子等等。让孩子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并贡献自己的能力,感受到与他人的相互友谊和需要。3.切忌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怎么就表现那么好呢,你真笨瞧人家孩子多听话,多乖你真没用……”之类的话例子2:放学时,(有位孩子)拉着爸爸的手来到绘画展示栏看他今天画的画,爸爸指着孩子的美术本有些生气的对孩子说;“你看你画的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你看人家小朋友画的白云多美,你再看看你,把白云都涂成黑色了,真是瞎搞。孩子张张嘴似乎想说点儿什么,可是抬头看看爸爸生气的样子,只好呆呆的点了点头。这位爸爸拿儿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儿子的自尊,丢掉了自信,同时扼杀了儿子的创造性思维,错过了一次鼓励儿子创造性表现的机会。4.不可让自信变成自负孩子有信心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能保持合适的度,让其发展为自负,则会让好事变成坏事。例子3:小妮子是一个漂亮活泼动手能力极强的女孩,因此常常受老师表扬。一次剪纸活动中,田田的汽车轮子试了几次都没成功,他来寻求我的帮助,记得当时小妮子正拿着她剪的汽车在给我欣赏。于是,我对小妮子说:“妮子,你剪的车轮很大气,你去指导田田吧。”没想到小妮子却大声的对我说:“他那么笨,我才不高兴教他呢,要累死我的”。像小妮子的行为,做父母的要不时提醒孩子,虽然她在某个方面做得很好,但还有做1得更好的空间。可以结合类似《谁的本领大》、《不骄傲的孩子》等故事帮助孩子理解:人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才能使各人的本领得到最好地发挥。并教育孩子“不管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比别人好,还是生活条件比别人优越,都不能瞧不起别人,不可以骄傲自满”。逐步让孩子懂得“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二、培养孩子的耐挫力首先,家长要舍得让孩子承受些挫折例子4: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孩子迷路了,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了。”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