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篇(15)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美德教育 山西省夏县武警专科学校 孙保安 张玉泉 体育属于人类文化的范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健与美有机组合的一种艺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文明行为,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中学生不但在生理上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而且在知识上也处于长足发展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身高体重都在显著的增长,四肢骨骼的增长较快,但骨质中胶质仍多,钙质少,骨化过程尚未完成。肌肉落后于骨骼的生长,肌纤维较细,肌力较弱,受到不良的条件影响脊柱就容易弯曲。出于骨骼与肌肉发展的速度不均衡,身体形态显得不够协调。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就要从生长发育的角度全面考虑,本着保证发展,引导定型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培养中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使其具有形体美、动作美、心灵美、行为美和正确的审美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美德教育,抓好以下几点: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对学生美育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因此本身的形象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教育至关重要。体育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全面的技巧,健与美的体魄外,更重要的是以自己文明的行动,优美的语言,朴实的生活,整洁的衣着,正派的作风,高尚的品德去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开放型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众人监视之下,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仪表、言行、作风、品德是学生追求的目标和效仿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重视这种特殊的师表作用,严以律己,为生表率。体育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时,不仅要靠简明语言的讲授,还要运用标准的运作、优美的姿态给学生做示范。充分利用教学的双边活动,在听觉、视觉时间和空间全方位给学生以美德教育。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中学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世界观、审美观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因此,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思想、智力和体力的基础,也为全民族良好的形体美与心灵美好创造好的开端。形体美如同生长发育一样,受到遗传和后天的影响,而体育锻炼则是造就形体美的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