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乡镇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镇开拓创新、转型发展,全力打造“旅游重镇、经济强镇”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实施“以工强镇、旅游兴镇、产业富民”战略,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工业主导,突出旅游业、服务业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美好镇村建设,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二、“十三五”规划的措施(一)建设工业强镇,着力培育镇域主体经济1、突出招商引资,全力突破重大项目。围绕功能布局和产业定位,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旅游开发、新型材料和机械制造等产业招商。不断整合招商力量,强势推进招商引资,采取驻点招商、网上招商、亲情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有效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和有效率,每年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3、突出园区建设,提升项目落户载体。坚持把园区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搭建项目落户平台,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围绕纺织、玩具、机械等园区产业特色,加大园区招引项目的针对性,做大做强做特镇中小企业园,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进入园区的大、中、小企业达到100家,园区全口径开票销售达5个亿,园区建设标准厂房达到40万平方米。把我镇园区打造成项目的集聚区、财税的增长区,使之成为一流园区。4、突出挂大靠强,推进企业战略重组。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争取智力支持,促使企业脱胎换骨,产品更新换代。第1页共5页同时对外不断挂大靠强,主动与全国乃至世界知名企业攀亲结缘,增强发展后劲;对内加强企业重组,提升传统产业,力争培育出科技型企业2—3家。(二)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1、范文内容地图加快新镇区建设。拉开新镇区建设框架,加大镇区住宅改造建设,注重保护古盐风貌特色。选址新建小学约50亩,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医院约30亩,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房地产开发25000平方米;新增旅游建筑盐课司署、海盐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特色旅馆约用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茶食铺子用地约1亩,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镇区永宁路延伸至双草线,宽24米,长约1公里,与204国道循环相连。2、推进老集镇改造。强化集镇配套功能和环境整治,新增公厕3座,老街道路及排水硬化2公里,沿街布置雨污分流系统,排水设施不断完善。加大集镇环境整治力度,消除脏、乱、差现象,塑造古镇新形象。3、加快统筹城乡建设。以三元、丁溪等试点村为引领,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构建村容整洁、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的新农村。认真做好全镇村庄体系规划,并逐个进行定性、定规模、定发展方向,再逐步进行改造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镇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三)建设旅游重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1、深化完善旅游规划。按照“一廊六组团”的规划,热门思想汇报加快实施旅游开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旅游产业的方针,先修复,后新建;先点后线;先易后难;投入内引外联并举,人才引进自培同步的发展思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以资源为依托,挖掘草堰镇历史文化内涵,高起点、大手笔进行建设,打造以古盐运文化为中心,以古镇文化、范公堤文化、吴王文化、宗教文化等为特色,打造旅游品牌。2、加快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建设3个景区,即古盐运河盐文化主题旅游区、“五闸一堤”范公文化及吴王文化旅游第2页共5页区、三元农庄和七彩花田休闲区。打造2条精品旅游线路,历史文化旅游干线:结合“五闸一堤”串联丁溪古街、草堰龙溪古街两个重要节点,将草堰纳入区域范公堤文化旅游区线路中。三元农庄、七彩花田旅游线:利用农庄、农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