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大_社会心理学_第3讲_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VIP免费

北大_社会心理学_第3讲_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_第1页
1/44
北大_社会心理学_第3讲_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_第2页
2/44
北大_社会心理学_第3讲_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_第3页
3/44
第三讲社会知觉看到这张图片你会想到什么呢?25/2/32本讲内容提要1.个人知觉2.自我知觉3.社会认知4.归因理论25/2/331.个人知觉(1)如何对他人形成印象?印象形成(Impressionformation)就是指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先是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其形成第一印象,然后再收集相关的信息,并经过整合形成整体印象。当然,我们的认知过程不可能完全准确,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A第一印象(FirstImpression)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被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Osgood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第一印象中我们评价他人的三个维度是:评价(Evaluation):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力量(Potency):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活动性(Activity):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平均模型(TheAveragingModel)累加模型(TheAdditiveModel)加权平均模型(TheWeightedAverageModel)B整体印象形成的模型25/2/36第一次约会时苏珊对约翰的印象约翰的个别特质苏珊的评定清洁+10聪明+10体贴+4矮小-5衣着随便-9整体印象+10/5=2.00C印象形成中的偏差晕轮效应(halo-effect)慈悲效应(LeniencyEffect)负性效应(TheNegativityEffect)特质描述吸引人者中等者不吸引人者人格的社会融洽性65.3962.4256.31职业地位2.252.021.70称职的丈夫(妻子)1.700.710.39称职的父母3.544.553.91社会幸福及职业幸福6.376.345.28总幸福11.6011.608.83结婚的可能性2.171.821.52注:数字越大,表明评价越高。晕轮效应的证据(Dion、Berscheid、Walster1972)25/2/39表2-3:晕轮效应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平均判刑(年)罪名吸引人的不吸引人的控制组欺诈5.454.354.35偷窃2.805.205.10利用自己的美色去诈骗别人的罪犯,会被判重刑外表漂亮的人偷东西会被宽恕25/2/310(2)个人知觉的线索情绪:我们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所以情绪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微笑的功能?非语言线索:非语言沟通包括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和超语言学线索,前者指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观行为。超语言线索: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振幅、速度、音质等。微笑的含义有两种:第一种含义认为微笑是快乐或高兴等基本情绪,按照这种观点,任何令人快乐的事都能使人微笑;另一种观点认为微笑是一种沟通性的动作,而与基本情绪无关。Kraut和Johnston(1979)做了一项实验,通过观察日常的人际接触,以验证微笑的这两种含义。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做社会接触,比如看他的朋友时便微笑;而逃避社会接触,比如看地面时便不微笑。Kraut和Johnston据此推论说微笑并不全代表快乐。研究者还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全倒(spare或strike)后有30%是时间在微笑,其他时候有23%的时间在微笑。微笑既是一种沟通手段,也是快乐的表达,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一种沟通技巧,而不仅仅是愉快情绪的一种实际信号。非语言线索距离(Distance)姿势(Gestures)目光(Eyecontact)Backto1025/2/3132.自我知觉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社会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与人的自我知觉有关,这些概念包括:25/2/314A自我觉知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Buss把这种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self-awareness)和公众自我觉知(Publicself-awareness),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25/2/315B自我图式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Higgins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theory)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理想自我(idealself):自己希望自己的样子应该自我(oughtself):自己认为自己应该的样子实际自我(actualself):目前实际的样子在Higgins看来,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self-guides)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得我们回避一些目标。比如对财富的追求,即可能是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大_社会心理学_第3讲_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