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解决部分学生不认同教学内容的策略摘要:我国正处在社会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的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些社会矛盾不断出现,这往往会使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出现偏差,从而不赞成教材和教师所传授的某些教学观点,不认同某些教学内容。如果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不能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观点和认识,不但教学目标难以真正落实,也从根本上失去了思想品德课应有的作用。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想品德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的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些社会矛盾不断出现,这往往会使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出现偏差,从而不赞成教材和教师所传授的某些教学观点,不认同某些教学内容。比如,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我往往会遇到学生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有的同学认为:“我的父母都是临时工,生活条件很不好,有时交学费都要和别人借,我没觉得社会主义好在哪里”“社会主义既然是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什么只存在了不到一个世纪就走向衰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看起来也似乎是不断放弃原有的制度,引进资本主义的制度”等。对此,我进行了引导和总结:这些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难免形成这样的想法。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这样的想法又是片面的、不成熟的,没有从国情、历史、国家角度全面看待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它必然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只是由于社会主义的完善有一个过程,不少地方看起来似乎比不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社会主义制度正逐渐完善,终于有一天它的优越性将全面体现。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如果空洞的讲一些所谓的大道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但无法使其真正理解,更无法使其真正接受;如果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或一味的压制学生,不但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还会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抗拒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在新的形势下,如果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仍习惯于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良好的、正面的东西,而对反面的东西或轻描淡写,或有意回避,或粗暴对待,那么当社会上的那些消极因素印进他们的脑海时,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时,他们便会对老师所讲的道理失去信任。可见,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的问题。面对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教师要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采取心平气和的态度,共同探讨的方法,成功的解决了问题,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是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先决条件。今天的中学生,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在他们的认识邻域里有哪些“迷”需要教师去揭穿,还有哪些“惑”需要教师去帮助解开,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否则,就只能是无的放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教师要真实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就必须与学生真正地打成一片,做他们的好朋友,使他们由逆反而认同,由封闭而开放,能够而且敢于对教师敞开心扉,提出他们的见解。2.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真话教师要说服学生,首先要说服自己,要“用信念来培养信念”。教师只要坚定地认同要讲授的内容,坚定教材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才能不被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加以认真分析,才敢于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加以认真分析,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不躲躲闪闪,而是讲真话,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社会现象,帮助学生认同教学内容。3.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真话学生对老师传授的道德知识有不同看法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正常的。不让学生说出来,教育就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实效,而且还会由于缺乏强烈的共鸣,难以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以致让某些消极因素继续滋长,成为继续教育的障碍,也不可能培养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认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发扬民主,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允许和鼓励学生与教师辩论。在讨论中,不扣帽子,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追求真理。4.教师要讲究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加强思想引导,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